写在“六一”儿童节

 

本来想写的东西与这个节日无关,但它与“赤子之心”有点关连,所以就不妨牵强一下了,呵呵。

 

今儿中午睡了一大觉——因为网络上的环境变化——一直睡到被老板娘换暖瓶的敲门声惊醒。醒来后看了一会子杂书,又到网上瞧瞧更新的博客,我老人家知道那里面会有一些文化方面的信息,瞧这个也算是没文化的人对文化的景仰,呵呵。

 

在翻看网上文章的时候,听到楼下的小兵蛋子们的口号有所改变,这个口号我老人家爱听,因为有“热爱人民,共享文明”之类,可见这个节日还是有益的,因为这有“赤子之心”。我老人家向以为军人难免打打杀杀——技能是保家卫国之本——然若不是爱国恋家,关爱生命,又怎能保一方平安?

 

真正的军人只是不畏死,那只能是匹夫之勇,何足以卫国捍土?武将不唯要不恤命,而当要恤天下苍生之命,其勇方能有所本才是——也许这是外行之评断阿,呵呵。

 

另一个是昨儿一文化人的文章,昨儿的没瞧懂,但今儿发现那是连载,今儿的却能瞧明白,文化人评判文化的东西,自然是更明白,就如他老人家所言,那是带有个人切身体验的。无论喜怒哀乐,唯此方能落在实处,也能叫圈子外的人感同身受。一如孩童对世界的理解,多半得源自生活,根基才能扎实。不是人类能童心不老,而实是学无止竟,不得不常抱“赤子之心”去理解这个世界。

 

另外还有一篇文章,虽然更不搭界,但是不想重启新的题目,一并写在后面,因为这次让我老人家意外的是这是一个爷们的文章,一个似乎特别介意什么由“蓝转绿”的爷们,以前网上连篇累牍都是哭喊“由红变黄”的玩意,这会子这个新鲜。

 

只是爷们的东西,写写就难免有峥嵘之意,打小儿玩刀、枪也未必能益智嘛,就和长在了瞧《三国》与《亮剑》也不一定能提气一般儿。我老人家有好几个同性的朋友也爱瞧《亮剑》,当年就有人看了四遍之多,怎知不是佳人爱英雄?呵呵。

 

我老人家小时候也玩洋娃娃,但也玩刀、枪,也玩打游击——因为毛爷爷有说“不爱红装爱武装”阿,那是最高指示,爹娘也禁不得,就算不给买,用纸叠也能叠他几个,用泥也能捏几样,反正最后声音还不是得靠嘴吧助音阿,这是时尚,和智力无关吧?呵呵。

 

至于长大瞧《三国》和《亮剑》就更不必说了,当然《三国》我老人家不爱看,虽然它显现的是前明的军国形态,曾能助清兵入关,但我老人家不屑于那个的机谋人生,正如前所言,英雄的业绩不能仅止于机谋,更在于“赤子之心”,才能于国于家有望,李云龙是这样做的吧?

 

所以如果你面对一个既看《红楼》,也瞧《三国》、《水浒》;既读“寻寻觅觅”,也读“男儿到死心如铁”的,你怎么处?情感的东西,源自于坦诚,源自于信任,那就够了,机谋是很没有必要的,坦然一身以立于天地之间,肩承一身之所有,其本即固,何惧于世事之沧桑?不知道我老人家管窥之语,对也不对?呵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赤子之心   机谋   今儿   爷们   东西   文化   昨儿   文化人   网上   文章   老人家   军人   口号   暖瓶   节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