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确定

    总算4.10把悬而未决的专业问题确定下来了。作为第一次自主招生的“试验品”,总算幸运的没有成为牺牲品。这一次的自主招生不同于我们那一届,把专业确定了,虽然宣称因为“没有达到他们想要的效果”,实际上就是承认失败。
    279个人,一共400多个位置,似乎很充足,然而,有多少是冷的专业?有多少专业会出现大量学生争夺的局面?数学类,三个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18人,信息与计算科学3人,理论与应用力学10人,学生一共21人,貌似是很充足,但是,当初填报志愿,有谁是准备去力学系的?在此并非鄙视力学系,但是其也确实不属于数学科学学院,实际上就是21个人,21个位置,加上有一些其它大类的人将要转入,牺牲在所难免。不过尽管如此,竞争已经是比较少的了。
    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可能会有高考很高的同学,最后进了自己不想去的专业,而如果放在高考,则是十拿九稳的,甚至有人可以去更好的学校。虽然校方曾经宣称“高考将可能作为重要参考”,但也只是可能,何况最后录取方案的确定是由各个院系决定,然后就很明显会出现高考没有作用的情况,这一点显然也会有失公允。
    在确定录取方案的大会上,最后由于存在大量的问题,几乎演变为声讨会(最后我提早退场了)。从各个方面来看,都是一次不成功的实验。
    不过,我总算没有什么损失。18个名额的数学与应用数学,19个人争夺,结果就要考试,还可能要面试,相当繁琐。然而到考试的时候,有一个人,还是公认最厉害的那个没有来,结果就直接全部录取了。这里,又体现出了这次自主的不成熟或者不完善。学院通过邮件通知,至少应当要求回复吧,这个不难做到,然后可以知道有哪些人没有收到通知,在另行通知。或者在公布选拔办法的时候,就写明通知办法,至少要让每个人知道如何获取通知,才算公平吧。其他人也有没有受到邮件的,由于一起上课,就都了解了情况,偏偏那个人学的物理是别的院系的,所有因素交织到一起,造成了这样的局面。
    最后,我进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9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专业   数学   力学   通知   充足   局面   位置   邮件   情况   办法   方案   试验品   考试   悬而未决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