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批四川伤员到来了~~

      今天下午,收到重要采访任务——由四川广元发来的伤员专列于13点50分抵达天津临时客站,于是我与另一位老师迅速赶往现场。其时,天津120派出的46辆救护车蓄势待发,短时间内就将83名伤员和伴行家属分别送到了17家医院进行治疗和安顿。在一段时间或更长的时间里,天津将是他们的新家。
      伤员的伤情不一,最大的83岁,最小的只有4岁。但是他们普遍都存在着情绪的不稳定现象,据随车的治疗队队长介绍说,因为列车开动期间的晃动与余震相似,所以很多伤员在睡觉期间会突然惊醒、坐起,这需要后期长期且深入的心理治疗。
      我今天跟随一辆救护车来到了市第三中心医院,被转移到这里的一共有六名伤员和三名家属。其中一位63岁的邹先生作为家属陪伴83岁高龄的母亲来津接受治疗,邹先生的身体状况良好,但他的老母亲却伤势严重。邹先生很健谈,我抽空跟他聊了很长一段时间,他向我讲述了地震那一刻的情况。邹先生在地震的几秒钟就马上背起母亲往外跑,不想在即将出门的一刹那房子坍塌,由于母亲在上面,他在下面,所以母亲的伤势严重,他却只有皮外伤。后来,邹先生的爱人把母亲从废墟中扒出来,邹先生才自行爬出废墟。
      邹先生的四川话味浓而易懂,这掷地有声的地方语言,在我这个天津人听来就像听家乡话一样,非常亲切。祝愿他们在天津安心养伤,早日痊愈!也希望他们能适应天津,喜欢上天津!

      录音采访期间无暇拍照,只是抽空抓了几张,看图吧各位,呵呵~~

46辆救护车组成的车队,从头看不到尾

临时客站站台上的欢迎标语


车来了,抓一张。从玻璃的反光中还能看到我自己的身影,就是那个“斑马”服

车到医院,抓紧转移伤员到病房

63岁的邹先生和他83岁的老母亲

记者们在采访周先生,我左手拿MD机,右手掏出相机赶紧拍一张,动作相当高难度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伤员   天津   母亲   救护车   客站   伤势   废墟   家属   广元   采访   医院   天津人   掷地有声   家乡话   专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