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一种恩典

那天无意听闻布达哈有机素食餐厅MM袁莙菱女士如是说,“工作是一种恩典”,慧恩还特地跟我强调说“感恩的恩,经典的典!”。那句话,如一句棒喝,敲在了我的大脑上,令我回想联翩......

 

以前每每听到单位老板说起“工作着,快乐着”的话语,总是有点嗤之以鼻,公司是他个人的,当然他干活觉得有意义啦。如今,听到关于工作的精神升华到工作是一种恩典的时候,忽然明白了许多,明白了袁MM为什么如此乐之不疲地为布达哈付出,付出,再付出而觉得快乐呢。

 

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关系到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我们的自我认同感、收入来源,还有绝大部分的生理和心理幸福感,我们所要做的工作占用了我们毕生最好的年华。让我们赖以维生,并且界定我们是一个怎样的人,它决定了我们大部分的生活风格和身心健康,生活中很难找到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了。

 

感恩:工作就是一种恩典

 

拥有感恩的心实际上并不难,比如我们向一个陌生人问路,他给我们指了路,我们总要说声:谢谢。公司的老板为我们提供了工作机会,心存感激的员工不少;但是认为“我为公司工作,公司付我薪水,天经地义”、“我为老板打工”、“我拿多少钱,干多少活”等的员工也很普遍。殊不知,没有工作,你的知识、能力、价值一切都是零。
                           

    工作就是一种恩典。当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没有任何权利要求别人时,就会对周围的点滴关怀或任何工作机遇,都抱有强烈的感恩之情,就会竭力做好手中的工作,努力与周围的人快乐相处。结果,我们不仅工作得愉快,而且所获帮助也更多,工作也更出色。假如我们每一天都能对工作心存感激,生活就会变成天堂,因为大部分的时间是和工作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对待工作的态度,还决定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我们是否曾经想过,为什么我们对一个陌路人的点滴帮助要说谢谢,却无视朝夕相处的老板的种种恩惠,认为是理所当然?工作为老板,但是更为自己。当我们真正感到工作是份礼物时,就会对工作充满活力和激情,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才有奉献精神,才有自己发展的空间。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落榜生心灰意懒地离家出走了,他决定徒步去300里之外的泰山,然后从泰山之巅坠崖自尽。当他万念俱灰地攀上泰山的南天门时,遇到一个歇脚的挑夫,挑夫主动地和他打招呼,是因为看到他抽烟了,告诉他山上是禁止抽烟的。于是,他和看上去非常和蔼的挑夫聊了几句。挑夫说,真羡慕你们这些有钱有工夫赏景的人,你们太幸运了,听山上的管理人员说,世界上游览过泰山的人连百分之一都没有。就说我吧,基本上每天都上泰山,我可从来也没像你这样以一个游者的身份空身而上过,可是,我很感谢这座山、感谢这6666个台阶,更感谢我肩上的扁担和沉重的货物,是它们给了我谋生的职业,给了我赡养老人、抚养孩子的生活保障。听到这里,落榜生的心头猛地一热,眼底也忽然涩涩的。他转身走下山去,泪流满面地回到父母身边。
 

    读了这个故事,你应该如何对待工作呢?

 

工作是一种恩典,主动是一种报答 
   美国作家比尔·海贝斯说:“工作不是一种惩罚,也不是人们经过思考后想干的事。工作是一种神圣的安排,是造物主用快乐和有意义的活动填补人类生命的一种方式。”

在《伊索寓言》中有一个关于蛇和鹰的故事:

  蛇和鹰交战,斗得难解难分,蛇紧紧地缠住了鹰。农夫看见了,便帮鹰解开了蛇,使鹰获得了自由。为了报仇,蛇在农夫的水杯里放了毒药。当不知情的农夫端起杯子正准备喝水时,鹰猛扑过来撞掉了农夫手中的水杯,有毒的水洒到了地上。

        鹰尚且懂得感恩图报,处于职场竞争中的人们又当如何?

        比尔·盖茨说:“我只敬重两种人,没有第三种。第一种是不辞辛劳的劳动者,他们勤勤恳恳,默默无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活出了人的尊严。我非常敬佩那些从事繁重劳动的体力劳动者。我钦佩的第二种人,是那些为了人类能有一个独立的、丰富的精神世界而孜孜求索的人。他们的劳动不是为了一日三餐,却是为了增加生命的养分。”

        感恩也是我们生命的养分,我们感恩世间的事物,用自己的双眼给以欣赏和赞美。感恩父母,用自己的关怀体贴给他们以慰藉;感恩工作——这份上天的馈赠,并用主动工作来报答。

        拿破仑·希尔认为,如果你常流泪,你就看不见星光。对人生、对大自然的一切美好的东西,我们都要心存感激,那么,人生就会美好许多。懂得感恩的人,他为人处世一定是主动积极、乐观进取、敬业合群的。心怀感恩的人心中充满了阳光,他会感激一切给过他帮助和支持的人和事。将这种感恩回报到工作中,你不但会因为自己是公司的一员而感到欣喜,还会因此而更加忠诚、勤奋地工作。你从事过的工作,已经给了你许多宝贵的经验与教训,这样,在工作中你就不会认为是在承受压力,而是享受一种动力带来的愉快、自然的心情。

        那些不懂得感恩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所获得的一切与他人无关;自己所有的优待和报酬不仅是应得的,而且太少;工作嘛,马虎一点也没关系,只要能混下去就行了。他们内心冷漠,对待工作缺乏热情,总是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

        与之相反的是那些内心充满感恩的人,他们每天都渴望能作出一些成绩来回报公司,他们会忘我地工作并乐此不疲,他们不会用报酬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不会因回报的多和少而影响工作的质量和热情。他们不会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和失,因为他们在工作中怀着“报恩”的心理,在他们看来,自己与公司是同命运、共呼吸的,不需要计较什么。

        正像美国作家比尔·海贝斯说的:“工作不是一种惩罚,也不是人们经过思考后想干的事。工作是一种神圣的安排,是造物主用快乐和有意义的活动填补人类生命的一种方式。”对于那些认识到自己的工作是造物主赐予的礼物的人,如果想用一个词来形容他们当时的感受,那么这个词就应该是“感恩”。因为,在那一刻他们明白了自己现有的工作不是廉价的,而是非常珍贵的恩赐。因此,他们也会尽心尽力地完成属于自己的职责,去报答工作所赐予他们的一切。

        感恩是一种能力,在工作中,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机会总会与你不期而遇,命运之神也会特别关照你。让自己的内心充满感恩,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公司,无论对老板还是对同事,因为,感恩的磁场无处不在。面对上天给予的一切,你唯一能做的,就是用主动报答给以回应。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工作   泰山   恩典   挑夫   公司   老板   农夫   主动   造物主   感激   生命   比尔   海贝   水杯   内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