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年随想记(十六)

        从今天开始算,臭臭妈理论上的预产期,还有8天,小臭臭的诞生进入了最后倒计时。       直到现在,我才知道“留级”的意思,请小臭臭也不要留级啊,我们就等到该出来的时候再出来吧。
       他一直在等待,等待一个机会。

       前几天,茜茜还在问我,什么叫做临产阵痛?
       我如何能够回答上来,于是查了百度,貌似说的都是计算时长的事,根本的痛楚是无法形容的,个别人也说了一下,无非就是大姨妈光临式的疼痛,但最后还是不清楚,毕竟人的感觉都是因人而异的,无法言表。
       最后只好作罢。
       幸而赶上好时代,臭臭妈从现在起,就在家待产了,估计小臭臭的出世也就在一周以内的事情啦。
       我相信,全家都在期待这个新生儿的诞生。
       这是我们全家的大喜事。
       所以,小臭臭,无论你的未来是如何,至少在我们一大家子人的心里,你就是最优秀的。
       我也看着网上准备的东西,心里有了一点数了,但还不是特别清楚,虽然不能完全指望医院人性化的服务能做到多好,但我想,对于所有第一次做准爸爸和准妈妈的年轻人来说,再多的准备对于生孩子这样的大事都会手足无措的,这应该是人之常情,才显得出那准父母稚嫩的样子。
       我们的社会从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提倡的服务意识,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虽然还是有很多改善的,可从前年我老板深夜去了一次医院就可以看出这段路还有很长很长。
       跨越12点时不能刷银行卡这个小难题——居然就把几个病人放在交费处那里,一直要等过了12点才能收钱开单。从那一天起我就真的明白了,现在的医德医风道德沦丧和世风日下,不过我相信像那一位无知无情的收银员来说,收对钱是她最重要的工作,至于病人的生死病痛是与她无关的。
       即使病人再疼一会,即使真的因为病痛而走啦,那也是他自己的问题,不关乎这几分钟的事情,而如果她违反了规定,可能病人并不会感激她,而她却需要非常麻烦的退单和写说明,这一点对于她来讲,权衡利弊之后,最终选择了利于自己的一个决定和工作方式。我们何尝不也是这样思考的呢?
       再多说这位收银员,就显得我太过小气,其实也没啥事,大家相互体谅一下吧,虽然顾客不可能是上帝,但就当是一个陌生的路人,投以温暖的微笑,也是不费多大事情的。
       如同我一样,乐观一点,对爱,也是对自己,这才是我的生活态度。
       一直坚持用文字来记录人生的我,从龙年随想记(零)写到今天,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头,有的文章中心思想比较突出,就写一件事情,而有的文章写得比较凌乱,杂文嘛,但总体还是可以回归到一个原点的。真实的感情流露,很少写那些虚的假、大、空。

       这几天的阅读速度明显提高了很多,本月初从图书馆借回的三本书,到这个周末都已经看完了,一本是《张居正与万历皇帝》,一本是《不可重来的人民公社》,一本是《拾贝集》。最后这本书前一篇已经讲过了,106岁的周有光老先生的新作,退休以后他很关注苏联那些被尘封的历史,所以很多内容真的跟沙滩上的贝壳一样,精致而细小,看似无所意义,却形成了一片美丽的海边风景。
        我一直都想写一组读后感,将我家这些书全部整理一下,然后分门别类的写下我曾经阅读时的感想,可如今,时间并不那么充裕,或许还是再等等吧,不同时期的读书会有不同的收获,就像那本我看了六遍的《小王子》,已对书中的任何一个故事都非常熟悉,每一次看都能看到那时的自己,有时骄傲,有时倔强,有时孤独,有时彷徨。
       在书的海洋里,心智会得到很大的改变,宁静而真的达到了致远。
       这一组读后感,就留在未来吧,或许就在不远的将来。
       前两本书,是我专门去借的。
       张居正,明朝历史上最厉害的宰相,可惜死后不保名声,生前荣耀堪比皇帝,他自诩“非相,乃摄也”,意思是他不只是相臣,而是代皇帝摄政。如此人物,可他培育了一个懦弱而固执的万历皇帝,一个多少年都可以不上朝而不担心被篡权夺位的皇帝。从那时开始,中国就与世界的潮流完全脱离了,辉煌不在。我读这一本书的原因,是源于对于这样一个复杂的人物,史书上留下的多是毁誉参半的记载,把张居正描写成一个中性人,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无法最终定论。
       再想想当朝所谓的权贵们,不是中性,而是所有不好的典型代表,这不能不说是这个社会真的变坏了,就像近期的“两会”报道中,上千个记者跟逛商店一样,在人大会堂外追逐每一个猎物,问的都是:你是中国人吗?你身上的衣服是什么时候买的?你对美国的经济走向如何看待?这一类与苍生无关的问题,与那些在人大会堂内举手投票的法规、预算和报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后者完全淡忘在新闻的主流宣传当中,而这些才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历史,永远是真实的。无论你现在怎样伪装,都没有意义。
       而第二本《不可重来的人民公社》,虽然书中写的是那个时代的残忍和单纯,导致中国的历史倒退了若干年,但我又想了一想,当时提出的人民公社的基础是什么?是无尚光荣的共产主义伦理道德。
      这个基础现在看来是多么的荒谬,不值得一提,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东西。现在每一个人都充满了金钱的私欲,全无道德所言,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书,都是站在批判的位置去看待那个单纯的年代和充满理想的一群人。显然,这是很不公允的。再过多少年,历史又会重新被改写。
       如果,那个基础会实现,人人都是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为着集体的利益忘我的给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各行各业的人们可以在各自的工作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和报效国家。
       那么,这不可谓是一个美好的社会。可惜,我们错过了,就永远的错过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邪恶的魔鬼就出来吃净了所有心地善良的人们,剩下的全部都是欲望。
       可惜,我们已经回不去那样单纯的岁月了。是什么让我们迷失了终极的理想信念?
       我不想回答,也回答不上。
       最后还是用一句话记录这三本书:没有信仰的国度和没有目标的航船一样,都是无法到岸的。
       人也是一样的,是以为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人民公社   皇帝   病人   会堂   历史   读后感   可惜   事情   基础   病痛   社会   共产主义   万历   工作   多少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