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第65回)我读《三国演义》

心得:

50.孙权错过了庞统,可能是他这辈子唯一的走漏眼,也是多么严重的走漏眼。

49.司马懿的耐性,就是成功者的典范。善于忍耐、善于等待,我真的远远达不到。

48.先摸清老豆的性格,然后再去谋夺老豆的江山,曹丕在这方面表现得相当高明。

47.不要总是看穿老板的心意,也不能完全不懂老板的心意,两者相比,老板更讨厌第一种。----杨修之死的启示。

46.先扔儿子收赵云之心,后弃儿子之病收庞统之心,刘备的收买人心之术确实很高明。

45.真正的聪明,是看不到的聪明,特别是对于玩政治的人。曹丕的聪明就是这种看不到的聪明!

44.周瑜是诸葛亮之大敌,可周瑜死后,诸葛亮拜祭时哭得像自己死老豆一样,这就是权谋者的艺术!

43.曹操为了隐瞒军粮不足的事实,斩了军粮主薄,用他的首级挂于士兵前,告诉不知道只剩下三天军粮的士兵们,不是军粮不足,只是此人贪污,然后让士兵们把余下仅有的三天粮食大吃一顿,士气高涨,一举攻下了袁术!此计妙于:本应只有三天的军粮根本无法和袁术打持久战,但却用3天的粮食缩为一餐,然后鼓舞士气,背水一战。此计毒于:曹操要斩掉忠心耿耿的军粮主薄。

42.孙权平生第一场仗就已经打败,还折损了太史慈这员猛将,但到最后都可以创立吴国,成就帝业。可见,“开门红”不真的是那么重要,有时候“开门黑”可能给自己更多的警惕,更容易成功。

41.如果我是刘备的话,我一定不会把自己的根基徐州交给好酒暴躁的张飞看守,也不会受曹操利用集中兵力去攻打袁术,而是派勇谋俱备的赵云留守徐州,然后带一小队人马随便和袁术战几个回合了事,这样既卖个人情给曹操,又可以保住自己的根基,继续发展争霸的势力。

40.读高中的时候,班主任陈老师知道我看《三国演义》,他问我:“你最喜欢的三国人物应该是诸葛亮吧?”我摇了摇头,他又说:“那一定是曹操。”我又笑了笑说不是,然后笑着回答:“老师,我不是同志,我只喜欢女人-----貂蝉。”他笑了半天。其实呀,我最敬佩的是诸葛亮,最欣赏的是曹操,最喜欢赵子龙。整本书中,虽然诸葛亮被誉为神人,但我觉得书中真正描述到完美境界的是赵子龙,智勇双全、相貌夺冠、气宇轩昂,一生无败绩,绝对是现代女性心目中的白马王子。而作为一个敢于实现梦想的男人,那么你就应该学习曹操的才华,他真的是个绝世枭雄!

 39.孙坚的儿子孙策、孙权,曹操的儿子曹丕、曹植、曹冲都是优秀的继承人,都很有治国才能的潜质,但刘备的儿子刘禅简直就是废物,应该说是废物中的废物,可见,男人在打江山的时候,绝不能无视对后代的教育,否则只会让无能的继承人白白浪费自己毕生的心血。

38.司马懿是旷世奇才,在曹操顺风顺水的时候,他坚决避开曹操,不被其所用,到曹操兵败赤壁时,正是用人之际,司马懿马上出现在曹操身边,且被委以重任。这一招很妙,一间公司,当它环境好的时候,纵使你有很大的营销才能,你去求职也可能给你一个推销员的职位,但当它遇上困难,有才能的你去应聘,很有可能当上顾问,要知道,顾问和推销员的身价完全不同哦!

37.愤怒和妒忌,会降低一个人的智慧。

36.人生得一兄弟如关羽,此生无憾!

35.我这句话发出之后可能被很多学者批评,但我还是要讲:我总觉得,刘备的仁义是假仁假义!

34.好欣赏曹操的乐观,每遇绝境,总是仰天大笑。而我,只会沉思,下次我遇难题也要笑一笑,看看是否真的得到灵感。

01.三大英雄中,孙权有父兄打基础,曹操有父亲变卖家产助其创业,真正白手兴家的是刘备,真的从一无所有开始。

02.如果我是曹操,我会对吕伯奢狠下毒手吗?我觉得自己做不到。所以我无办法学到曹操的本领。

03.吕布的反复无常和头脑简单,注定难以在乱世立足。

04.董卓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杀人狂魔,绝对算不上是一个政治家。

05.王允,就那么的一点小聪明,何以兴复汉室?

06.陈宫是和刘备是同一类型人,而且足智多谋,为什么不事于刘备?如果你们两者共事,曹操的势力是难以壮大的,可惜陈宫选择了辅助不智的吕布。贤臣择主而事啊!选对老板是多么的重要。

07.袁绍,凤毛鸡胆,犹豫多虑,坐拥50万大军又如何?收皮啦!

08.袁术,吝啬、脑残级的人物。

09.刘备这招真够高,先让敌将华雄斩盟军二将,然后再让自己的二弟关羽斩华雄,衬托出关羽有万夫不敌之勇,一战成名。

10.孙坚啊孙坚,你本是英雄,哎,贪TMD小便宜干嘛呢?最终献出宝贵的生命。

11.我觉得曹操一生中最愚蠢的事情之一就是刺杀董卓,幸好自己逃脱成功,要不真的浪费了上天苦心制造出来的惊世之才!

12.刘备怎可以把自己的根基和老婆交给处事浮躁的张飞看管呢?哎....本来巩固好徐州的话,一定可以阻碍曹操的发展速度。而自己的势力也日益壮大,傲视群雄。

13.曹操,其实都是一个马屁精,成大事,不拍马屁不行啊!

14.曹操总能够笑容满面地和他的大敌相处,为什么他可以做到这个境界?

15.18路诸侯,各怀鬼胎。

16.吕布内有贤妻貂蝉,外有贤士陈宫,自身有万夫不敌之勇,但还是成不了霸业!可悲......

17.我依然不明白,陈宫为什么不投靠刘备?也许和他傲慢的性格有关吧。

18.曹操这辈子可能就只承认陈宫是他的朋友了。

19.老婆生病,战机难得,是要照顾老婆还是把握机会?吕布选择了前者,结果丢城丧命。难道吕布你不知道,失去机会,战败之后你老婆的性命也一样难保吗?男女缠绵,何以打仗?

20.乱世之中,究竟是曹操的奸诈走得更远,还是刘备的仁义更有成就?如果要我选择,与其做一个被凌辱等消灭的君子,我绝对会选择做一个可以实现自己梦想的奸雄。可是,刘备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仁义”,“仁者无敌”这句成语被刘备的一生演绎得淋漓尽致!

21.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一步千古绝棋!

22.曹操啊曹操,你真的聪明一世却愚蠢一时,明知道刘备将来会成为自己一生中最大的敌人,为何还要放他走?而且还赠送兵马。到刘备已经离去你才后悔派兵拦截,哎......真蠢!

23.从曹操对关羽的恩惠,我看出,曹操的求贤之心是那么的猛烈,成大事之人应当如此。佩服!

24.现在的投资者就应该要有曹操的胆量,不能像袁绍那样“做大事而惜身,贪小利而忘义。”

25.曹操在自己完全挽留不住关羽的时候才发现当初刘备那句“仁义得天下”的恐怖,可惜迟了,当初不杀刘备,现在已经是放虎归山。

26.整本书已经看了三分之一,曹操已经雄踞一方,而刘备还是一事无成。起点的高低真的决定奋斗过程的顺利程度?我觉得不一定的,刘备如果不是大意,徐州已经属于他了,还是能力问题吧,他和曹操之间,还是有很大的距离。曹操熟读兵书,深谙世道,处事果断,比刘备厉害得多,我必须认同这一点。

27.刘备奋斗了20年,才第一次尝试到大胜的感受,而且还是打败曹操的大将,这都是全靠请得徐庶这位奇才做军师。我们出来混,除了有一身本领,更少不了智囊团的作用。曹操比刘备更早有大成就,关键就是曹操一直有荀彧这谋士出谋献策,而刘备,只有一群匹夫之勇的武将。

28.我总觉得,诸葛亮让刘备三顾茅庐,是一种高超的自我推销手段。

29.赵子龙百万军中夺阿斗,何等神武啊!唯一的遗憾就是救出的阿斗只是一件垃圾。

30.刘备摔阿斗,很多人说他是在收买人心,我看未必,因为我觉得刘备与赵子龙那份感情,不仅仅是主子臣子,可能更胜兄弟甚至超越父子。

31.周瑜能泡上小乔,全靠懂音律,原来古人泡妞就已经用卡啦OK这招了。

32.孙策传位于弟弟孙权而不传给自己的幼子孙绍,孙策还是非常顾及大局的,好!

33.陶谦临死把徐州送给刘备而不给自己的儿子,刘表临终把荆州也送给刘备而不留给自己的后代,刘备的仁义魅力就是去到这个境界,莫非这就是“仁者无敌”?我该好好参详。

 

      回忆:

      一部好的电影,我会反复看了又看,一本好的书,我更加咬文嚼字地读了又读。《三国演义》这本绝世好书,我真的百看不厌。

       记得小时候,家人经常在茶余饭后向我讲述一些三国故事,“曹操兵马多,不够关羽一把刀”,“孔明一步三计”,“赵子龙百万军中夺阿斗”.......一连串的英雄形象和问题浮现在我幼小的脑海里,关羽是什么人?何以一刀拦千军?孔明真的聪明到走一步就有三条妙计?赵子龙何以在百万军中把阿斗救出来.....

        经过打听,有一书可以帮我解答这一切问题,那就是旷世名著----《三国演义》.

         那时候我就读小学二年级,挨饥抵饿地用一个星期的早餐钱加零用钱,买了我渴求已久的《三国演义》,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个价钱10.5元,哈哈,现在去书店随便买一本名著都要超过30元。

        买到那书后我十分得意,就好像武侠小说里的人物得到武林秘笈一样,把书捧在手里,异常兴奋,如获至宝。一回到家我就避不及待地打开阅读,唉!当头一棒,原来里面相当一部分是文言文,(现在书店就有很多现代版本、儿童版,很容易理解。)虽然我自幼就认识很多汉字,二年级已经可以看六年级的书,但面对着文言文,根本就一头雾水!唯有请教老师,但当时教农村小学的老师的文化水品并不高,他们也一知半解,我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只是六年级毕业,哎.....他实在解释不了的情况下还发我脾气:“自己的书不好好读,整天研究这书,有个屁用!”

        我的家人基本上都目不识丁,老师又帮不了我,我该怎样去阅读此书呢?我感到非常苦恼。但越困难,我就越想知道书中的内容,坚定的决心让我始终没有放弃。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午饭时听到收音机里正播着《三国演义》,哈哈,我脑里顿时妙计一生。

        于是,我每天中午都守着收音机前,一边听着广播,一边对着文字看书,广播所讲,书中所写,加上我超强的记忆力和阅读能力,很快就把大量文言文的词句的意思弄懂。

         经过两年时间的“自学”,我已经看懂整本《三国演义》,那时候,我才读四年级。

         到了五年级,日本卡通片《三国志》连播,我穷追不舍。

         六年级,不得了啦,投资4亿的超级大制作《三国演义》连续剧84集连播,每晚的23:00到23:30,而且还有我的偶像三国专家冯两努做分析、演说、导看。这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课程。可是,一个小学生挨到这个时间才睡觉,一般家长岂可容许?但我这超级三国迷精神可嘉,感动了家人,他们终于允许我晚上23:45才睡觉。

        学有所成,当然要大派用场,之后无论写什么作文,总少不了三国典故,平时课余时间,总是用我三寸不烂之舌向同学仔讲三国,我讲得头头是道,他们都听得津津有味。五年级时参加镇举办的故事演讲比赛,我获得了三等奖。高中时的文学周,我的《论孔明之过》获得了一等奖,我的三分之一人生处世,都是在模仿三国英雄,可惜小弟不才,年近而立,依然一事无成,真的愧对三国英雄们。

         好啦,不说太远了,最近在家养伤,又忍不住地拿起了《三国演义》再看一片,这次把所有的读后感都用精辟的语言写在本空间,如果有志同道合之士,请给予评价或者与我共享。

 

 

 

              待续........(每看完一回都有新的读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阿斗   军粮   演义   徐州   仁义   聪明   儿子   文言文   军中   根基   老板   老婆   老师   废物   江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