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

“沉默是一种最伟大的人格,因为选择沉默的同时,也选择了被误解与不辩驳…”

前两天在书上看到这样的句子,当即便记了下来。

沉默是个怎样的定义?

不爱说话  孤僻  生冷淡漠  慵懒  与人疏离不爱靠近?

一向都觉得这些都是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形容词

“人因彼此的需要而互换的语言,只是一个虚耗的过程。一切问题,最终都不会被语言所解决。”

同样是在书上看到的一句话,从前觉得不理解,现在却有着出乎意料的共鸣。

“对一件事物的价值和体会,需要经历百转千折。以心境的曲折作为质地,才能与它互相映衬。”

   从前,看着那些面无表情沉默不语的人,永远都觉得无法理解。喜欢跟那些喧嚣的人在一起,让日子过得吵吵闹闹,仿佛这样的生活,才是有意义的。

   现在,面对热闹开阔的天地,陌生的新人新事。逐渐产生一种索然和清淡的自知之明。知道门外的那个世界,有些嘈杂和热闹无法参与,无法加入。逐渐喜欢与那些安静的人相处。在清静中获得踏实感…

感觉自己的心境在逐渐发生某些变化。变得安静,变得沉默,变得会思考,变得不冲动….

   觉得已经开始变得淡定,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一些突兀发生的事情感到非常难受。如今很快便能接受,并慢慢遗忘。也不会常常半夜睡不着,独自发呆想一些悲观的似有似无的事情了。现在只要安稳地一觉睡醒,便安然地想一切都会过去的…

然后陷入一场新的忙碌…..

  喜欢做个路人,静静地观察并沉默不语。再不会愚蠢地以为对所有人付出一腔热情便能得到相应的回报。

依然坚信,时间的酿造,虽算不得精细,却还是处处埋下伏笔。

  但看到宿舍的一些人,依然觉得很痛心。他们都是率直而偏激的人,不懂得如何去收敛自己的脾性,最终难免为之所累…

难过的时侯不停地寻找各种方法发泄:抽烟,喝酒,大喊大叫,行为举止暴躁

无限地夸张与放大自己受伤的表象,仿佛要让全世界都知道一样….

与曾经那个我厌恶的自己,是那么的相像…

我是多么地想去劝慰他们,告诉他们这样子不好,别这样继续下去…..

   可我又该怎么去告诉他们?曾经的自己亦是怎样的不听旁人的劝告,一味地活在自我封闭的世界里,自欺欺人而又拒绝被打救。在衣食无忧的环境里,弄得自己非常落魄。似乎整个世界都灰暗得一片阴霾,乏味得只剩下一个色彩…

所以很多时候,我只好像看闹剧一般,站在旁边沉默不语。

一场劝说,换来的未必会是感激与理解。或许会是一个白眼,一句多管闲事,也许是一通辱骂与不屑…

有些东西,不是用讲便会知晓的。时间会是最好的治愈师。

   因此至此至今,我已经失却了向别人倾诉的这种习惯。宁愿那些话语在沉默的表象下于心里慢慢糜烂,也不想与身边的人过多分享。哪怕是再亲密的人也好…

   回想起高二那段寂寥的时光,因陷入难堪与无助的境地。内心茫然得不知所措,常常迫切地想找人与之倾诉,以此获得内心微小的慰藉。

现在回想起来,并没有半分作用。相反因而别人分享了你的秘密,到头来只获得暗地里的嘲笑。

所以逐渐懂得对一些事物付出的界限与禁忌。虽然有时候会感觉与某些人某些事越来越远…

但很多事并不是自以为是的紧紧抓住就会得到别人同样的重视,到头来也只落得自作多情般狼狈…

   事实说明,人越年长,越倾向现实的关系和沟通,丧失与人联系感情的兴趣和能力。或者说,成年人的标志是,他开始发现自己在情感上逐渐不需要别人。

那些流于形式的清浅往来,都是一种对情感的稀薄。

文字的陈述,比空洞的言语,更能获得内心的实在….

可常年的易感与不快乐,竟然是我热爱写作的滥觞。口头倾诉的羞耻与困顿,把文学视作错觉的载体。

  当时认为是内心对世界的高深领悟,过后却成为自己无知的证据。一再证明自己荒芜而天真,一些非褒非贬的愚蠢,如何与今日的自己遥不可及。

不知从何去体谅,剩下无法沟通的天气

放一抹平庸的日光,淹没当初的声嘶力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沉默   内心   表象   喜欢   书上   世界   心境   新人新事   愚蠢   日光   从前   事物   安静   热闹   事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