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剩下什么


开学到现在才第一次去学校,凑巧还没课,坐在办公室和老师们闲聊。首先说到中国的教育,然后说到为什么而读书。
小学时写作文,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建筑工程师,原因是家乡太穷,我要架一座城市与农村的桥梁(现在这座桥梁被时间架成了,我也英雄无用武之地);中学时我的理想是做一名比丘尼(现实生活的磨难使我使去信心了,有了避世的心理);中学毕业义无反顾踏上习武之路,不为别的,只为保护。第一个想保护的人是妈妈,那时妈妈经常忍受爸爸的暴力,所以爸爸也成了我第一个想伤害和痛恨的人(时至今日,父女感情也不算好);后来,理想变了又变,有时候一天有几个理想。
我问罗:你为什么而读书?罗说为了当大老板,挣钱。结果老板没当成,教书了。再问其它人,意思差不多,书途同归,都是为了日子过好点,为了钱。
我问何:你为什么而读书?何说:“为中华之掘“!
突然想起那句话,突然想起那个穿马褂、长衫,戴瓜皮帽的少年。老师问他:你为什么而读书?他站起来,面容柔和,声音宁静。却掷地有声地说:为中华之掘起!
这句话忠肝义胆,多少人热血沸腾,前赴后继,成就了无数英雄,成就了一代总理,他的名字是:周恩来。那个逝世时联合国降半旗哀掉的伟人。中国的官员唯他享受如此殊荣。
振憾了,振惊了!想不到时至今日还有人有这样的理想。
我本该笑,不是吗?当人人都为金钱忙碌,以钱为目的时这样的理想太过时了,说这种话未免可笑。
我没笑出来。办公室其它人也没笑出来。
何的眼神从容、坚定,炯炯的焕发着耀眼的光。
有人说:富人有一种财富,钱。读书人有两种财富,精神和钱。
我们都是读书人。至少我们都是爱读书,曾经也有过理想和热血的人。只是不知不觉问我们丢掉了理想,丢掉了我们曾经拥有的财富。
人,最可贵的是有一种精神,一种追求。也许在现实看来是遥不可及,但至少在精神上支持我们,使我们成为充实圆满的人。
为这个我们便不应该取笑何。何是好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她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教书是最认真的,做学问是最刻苦的。
没有名,没有利,却甘之如怡,孜孜以求,诲人不倦。把教育当成自己的事业,国家的事业,为“中华之掘起”而做的事业。为这份执著,这份认真,我们感动了。
我们有什么资格取笑她?该她取笑我们才对。
“心中无一物,为钱而读书。”
我们卑猥、迷茫。我们是俗人,是精神极度溃乏的人。在她面前我们低下了高仰的头颅,我们终于知道什么是羞惭,终于知道什么叫渺茫。我们终于开始反思:我们还剩下些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理想   中华   学时   读书人   事业   精神   时至今日   财富   中国   桥梁   周恩来   瓜皮帽   忠肝义胆   成就   爸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