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韵

  


    青青翠翠的竹,给人们清凉的感觉,随风摇曳的竹影,让我们忽入仙境 。竹超然于世却又坚韧不拔,既不苛求环境,又不玄耀自己,它把绿荫奉献给了大地,把财富奉献给了人民。

   竹没有牡丹的富丽,松柏的伟岸,桃李的娇艳,杨柳的轻盈,但它四季常青,格调高雅,明净深邃,有潇潇的音韵之胜,更有含露吐雾,滴沥空庭的意境之妙。贾岛有诗:“篱外青荫接药栏,晓风交嗄碧琅轩”写竹声之趣;陆游:“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写竹影之趣;《红楼梦》潇湘馆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写竹意之趣,陈毅:“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写竹形之趣,正所谓“日出有清荫,月照有清影,风吹有清声,雨来有清韵”,从观赏和审美的角度高度赞美了竹子的声、影、意、形“四趣”。

    竹坦诚无私,朴实无华,它虚心文雅的特征,高风亮节的品格历来为文人所称颂。它与松、梅并称“岁寒三友”,与梅、兰、菊并誉“四君子”。清代杰出艺术家郑板桥先生是画竹的行家,他高度赞曰:“竹君子,石大人,千岁友,四时春”。并在《竹石》图的画眉上题诗曰:“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难还坚挺,任尔东南西北风”,高度赞扬了竹子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秉性。

    无独有偶,晋代有"竹林七贤"在竹林中清谈,唐代"竹溪六逸"隐居于徂徕山的竹海中。苏东坡《于潜僧绿筠轩》中说:“可使食无肉,不可使居无竹。无肉使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可见竹子在历代文人心中的地位。

    以竹题诗作画的也颇多,其中以方志敏烈士最为典型,他自撰对联挂于卧室以自勉:“心有三爱奇书骏马佳山水,园栽四物青松翠竹白梅兰”,甚至自己的儿女也以松、竹、梅、兰命名,足见竹子在他心中的地位。他在革命的艰难关头写下了气贯长虹的史诗:“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轮红日升,依旧与天齐。”

    人赋于竹精神,竹赋于人气节。漫步海竹,听竹音潇瀟,看竹影摇摇,享竹荫清凉,仰竹节傲然,踏竹寻梅,“曲径通幽处,人在画中游”,纵酒酣歌,谈诗论文,人生之一大乐趣也!


毛竹


翠八



竹二

金镶
玉竹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竹子   翠竹   竹林   高度   竹溪   千岁   对联   晓风   文人   富丽   清凉   气贯长虹   地位   心中   红楼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