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隆中对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隆中对》

          隆中对作为日后刘备集团崛起的总方针其重要性不再多说。我本人对于诸葛亮的经天纬地之才也不敢有所冒犯,但是我有点疑问。“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三国之中,魏国实力最为雄厚,除了地广人稠,兵员众多之外,人才优势也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文有荀攸,荀彧,贾诩,程昱,司马懿之流,武有张辽,夏侯惇,夏侯渊,许褚,于禁之类,可见魏国实力对于其他任何一国来说都是压倒性的优势。反观蜀国,对外虽与吴国结盟,但是吴国居心叵测,时刻想要夺取荆州,对内由于从刘璋手里夺下益州,益州人心不服,可见此时蜀国是内忧外患。而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将蜀军分为荆州益州两大军事集团,意图天下有变同时进行北伐,光复汉室。但是在魏国实力占优的前提下分兵两处,不能形成拳头力量,很难扣开中原的大门。其后的结果也是这样的,关羽荆州出兵攻打樊城,结果被吕蒙袭取荆州,荆益相隔千里,不得救援,最终关羽败走麦城,此后诸葛亮从益州多次北伐,均由于国力限制无功而返。这不能不说是诸葛亮一个重大失误。

           只有一个解释,诸葛亮自信能英雄造时事。

           那这样司马徽所说的“孔明虽得其主,不得其时”便好理解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益州   荆州   魏国   将军   汉室   箪食壶浆   蜀国   吴国   霸业   实力   西和   天下   夏侯   暗弱   总方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