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三:道法自然

    我是喜欢心理学的,所以当时会在那一个不很起眼的角落发现这本书,一翻之下,觉得很有兴趣。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居然以中国老子的《道德经》为药引开创了自己的心理学派,真让我又惊又喜。
    在这以前,我所接受的心理学知识有很准确的原因导向,任何事、任何情绪、行为都一定存在其心理上的根源,而心理学,就是找出这样的根源,把人们的心理状态恢复为平衡与宁静。所以,说起心理治疗,一般人很容易想起催眠、测验、药物等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这些方法是一系列程序和规则的组合,似乎每一个心理医生都有着这一套路。但是海灵格走了另一条路,在序言里,他出示了《道德经》的第十一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牗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很巧,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章,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这一章进行了反反复复揣摩:什么是有什么是无?怎么样以为利怎么样以为用?说简单点是辩证,可怎么运用它修心性破外物却也是一个难题。我得承认自己确实愚笨,我没有能像海灵格一样在参悟之后提出某一鲜明的观点,比如,他由《道德经》中提炼出来并运用在心理治疗中的“最小干预原则”:遵循内心感受,在一定程度上摒弃理性思考与逻辑推理,跳出规则的框架,完全凭借个人的生物性去体验来自内心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行为,流露自己的感情,在这些自然而然的表露中寻找到影响正常生活的顽疾。
    即使我这样写下这些字,我仍然认为自己是没有读懂这本书的。据该书的译者声称,他在参加海灵格的治疗小组时感受是相当震惊的,由开始的不相信到怀疑一直到后来的热烈传播,他深深的体会到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所带来的惊人效果。书里举出了很多例子,其结果都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这些不可思议的前提是,作为患者,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不能有任何刻意的思维和思考,而完全要听凭内心感受去接受医生的引导,否则,医生会立刻中断该次治疗。
    这可是真正的“无为而治”。要一个成年人完全放弃习惯的思维方式与思考模式本身是很困难的,所以,我想这套治疗方法可能比较难以理解与推广。只是,我们在接受西方文化和观念的同时,看到别人也从我们的文化精髓中汲取营养并且有很大创新,忍不住想反思一下了

***********

书名:谁在我家——海灵格家庭系统排列  200310月第一版)
作者:[德]伯特*海灵格、根达*韦伯  [美]亨特*博蒙特
翻译:张虹桥
阅读时间:2007.1.71.24
读后评分:7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3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道德经   心理学   心理治疗   内心   心理   亨特   韦伯   根源   排列   不可思议   规则   医生   家庭   无为而治   组合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