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在吴哥(七)

文:风样女人 摄影:风样女人

第三天(6月13日)下午  天气:晴,阳光明媚

     下午行程:圣剑寺、涅槃宫、达松将军庙、东奔梅寺、变身塔

     下午的行程中最触动我且留下深刻印象的便是圣剑寺和变身塔了。

圣剑寺(PreahKhan

        圣剑寺(PreahKhan是吴哥最大的寺庙之一。它有着迷宫般的拱状长廊、精美的雕刻、还有遍布青苔的石制品它与塔布伦形成完美的对比应。其建筑平面布局类似于塔布它也是带有围墙的塔形寺庙,塔布相比保护得较好。圣剑寺是由闍耶跋摩七世修建而成,有可能是他的临时住所。

 

 

圣剑寺的中央圣殿建于公园1191年,原来在东侧的院子里有一块巨大的石碑,现在已安全地存放在Angkor Conservation内,石碑详细记录了圣剑寺作为拜神和学习中心的功能。这座寺庙供奉了515位神,18个主要节日的庆典都在此举行,这可能要成千上万的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维护。

圣剑寺的占地面积很大,但寺庙本身只位于700米乘800米宽的长方形围墙内。四条走道通向寺庙的各个大门,大门上雕刻着乳海翻腾的场景,与吴哥王城的浅浮翻相似。

四条拱形长廊以中央圣殿为中心向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延伸。圣殿寺内部的墙上有许多精美的雕刻,如智者和仙女雕像等。

 

通往圣剑寺的主要入口在东方,但大多数游客都是从主路附近的西门进入寺庙。穿过整座寺庙,来到东门,然后返回中央圣殿,从北门离开。

 

我们也是从西门进入的。圣剑寺的西门,也与吴哥的门相似,门前也有护城河,护城河左右两边也塑着天神像和恶魔像,数量好像没有54个;大门上也有精美的雕刻,只是大门的高度和宽度都没有吴哥王城的高和宽。走进大门,当一座寺庙摆在面前,我自己都还未作好准备时,导游就告诉我们这就是圣剑寺,这就是圣剑寺的中央圣殿。

 

说到圣剑寺,导游的心情很沉重,它说圣剑寺曾经是一座到处镶嵌着宝石的寺庙,可是战乱和人为的破坏使之变成现如今的样子。我看着这个寺庙,心情也与这古建筑一样的沉重,我一边似开玩笑,一边又真心地对导游说:我为高棉而哭泣!

                          

















 

走进中央圣殿,内部的建筑结构和建筑物内的精美的雕刻让我目不暇接。只是不能停下来仔细地看,只有一边听一边看一边走。走进圣剑寺南面十字形长廊,中心点上是一个林伽雕塑,导游正在专注地讲。我在不经意间看了一下左边(即北面)通道外面凌乱的石墙和上面的雕刻吸引了我,于是我就一个人走了出去。外面的景色真让我震惊,拿起相机就一阵狂拍。突然,有一个人走到我跟前,给我指出一个方向,我顺着他的方向一看,是倒塌的石

墙、老藤树和雕像,加上下午的阳光和阴影,有一种非常迷人的感觉。墙上刻的是仙女般的佛像,佛像不大,但很精致,墙上有两排,上下各一排,一排有很多个佛像。我刚把这儿完,那人就快速地右拐把我又带进了另一个院落,这个院落,这是一个很幽暗的破败的地方。墙头很多都倒塌了,树木和石墙纠緾在一起,而石墙也很顽强地挺立着,只是一些庙宇倒塌了。每一处都是让人过目不忘,让人驻足不前。这个自愿的导游告诉我前面还有,但此时不知我们的队伍已走到何处,我得去

找他们了。所以我说不去了。于是给了他1000瑞尔就离开了。

 

离开这些神秘的地方,回到十字回廓的中心,继续向东方向走,不一会就找到了大队伍。

出了十字回廓的东门,往北方向出去,就就到了圣剑台。圣剑台是一个用红色的火山岩石砌成的高台,上高台的梯子的角度可能也有70,很陡,上面的平台上有一个插剑的剑台,听导游讲台上的宝剑上都镶满了宝石。不过现如今只剩下空空的圣剑台。

 

站在圣剑台往南看,有一座两层楼有希腊风格的建筑,虽然这个建筑很有皇家气派,但也是只剩下殘垣断壁。在圣剑寺的离开这些神秘的地方,回到十字回廓的中心,继续向东方向走,不一会就找到了大队伍。

      圣剑台的对面,中央圣殿的北走廓的墙壁上也有许多精美的雕刻,据说当年每一个雕塑人物身上都镶满了宝石,但如今只剩下镶宝石的空洞了。  

 

 

 

 

 

 

 

 

圣剑寺的东门出来,道路边上有两棵很高很高的大树,我试图将它们拍下来,但水平有限,怎么努力都不能拍出整棵树,最后只好作罢了。

 

涅槃宫Preah Neak Pean

涅盘宫(Preah Neak Pean)的意思是“缠绕的巨蛇”,就这么小小的神庙,在水中央,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亭亭玉立,美得像一颗水中明珠。它是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Ⅶ)的杰作。

       涅盘宫建于12世纪,是佛教庙宇,大水池中央有个小岛,岛上只有一座仿造「须弥山」而建造的石塔小寺庙,石塔上雕刻两只缠绕的巨蛇王(Naga),小岛东侧还有一座白马雕像,而Neak Pean的意思是“缠绕的巨蛇”,就是取自岛上的巨蛇王像而得名。

阇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Ⅶ)在位时期,积极进行各项建筑工程,史学者认为他在位37年中,以攸关民生生活所需的公共工程为第一优先,包括盖水库、铺路修桥、建101所驿站、102所医院……,其中涅盘宫(Neak Pean)算是一座寺庙疗养所,在当时是一个大医院。即使在今日,柬埔寨人还是相信蛇庙的神奇药疗,虽然水池荒废已久,柬埔寨人前往蛇庙参观,也想采摘长在水池土地里的植物,拿回家做药浴。而大水池(被称为圣池)是为病人沐浴而设,现在水已经干涸。

虽然水池已无水,但去神庙的长长的路都是用木板辅就的,一路上看到的是保护得很好的湿地,湿地里还长着一片片的红树林,还有很多种鸟自由地在林中、在草地上飞翔。

虽然涅盘宫已不是往惜的景象,也不是来之前想象中的模样,但在夏日的微风中一边匆匆行走,一边欣赏着两岸的美丽风光,心中还是非常的惬意!

 

达松将军庙(Ta Som) 

 达松将军庙(Ta Som) ,又称塔松寺.是一座小型的佛教寺院,该寺是闍耶跋摩七世(Jayavarman VII)给他父亲盖的寺庙,完成於12世纪末。又有一种说法是用来祭祀达松将军因战胜占婆族入侵而加以兴建

的,至于达松将军跟国王父亲是不是同一人亦不得而知。位於涅盘宫东方,目前尚未修复好。

到该庙时已是将近下午五点了,在此匆匆走了一圈,然后在夊阳中赶往下一站变身塔。






   

比粒寺(Pre Rup)

比粒寺(Pre Rup),又称变身塔。比粒寺位于东梅奔寺南侧约1.5公里的地方,是由罗真跋摩二世修建的,也是一座三层的金字塔建筑,顶层有五座莲花塔。砖结构的圣殿表层也曾经装饰着石膏浮雕,至今在西南方的宝塔上还留有石膏碎片。此外,这座宝塔的门楣上有许多精细的雕刻。它的结构与塔松寺(TA SOM)很相似,因属红砖结构,在夕阳照耀下泛着暖暖的红之这里开阔的视野,是除了巴肯山外的另一个观日落的好地方。

 

比粒是指旋转的身体,是一种传统的火葬方法。在火葬的过程中,尸体的轮廓在灰烬中显现出来,最初是一个方向,接着又变成另一个方向。是古代皇族火化变身为神之神殿,又称变身塔。




      比粒寺的台阶也很陡,也是由火山岩石铺的,很美。但要爬上第三层,是要有点勇气的。同行的人中很多就放弃了上第三层。登上第三层,视野就变得十分的开阔,吴哥王城就尽收眼底。

站在上面,望着近处塔下的美丽建筑群和远处的吴哥,真有一种恢宏的气势。要从第三层再登上第五座宝塔,那更要有勇气了。当我们登到第五座塔基上时,有很多等待日落的游人已坐在上面。塔基很窄,上面因为高且周围宽阔,所以风也很大。站在上面时都得让自己保持平衡,免得被风吹倒。但我还是与一个同伴一起绕着塔身走了三圈。在上面的这种快意是只有自己能感受的。                                                                                                                                            

             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6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寺庙   方向   石墙   中央   导游   东门   水池   将军   高台   精美   下午   柬埔寨   地方   宝塔   佛像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