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听琴随想》

《听琴随想》

         琴,应该怎样听呢?

        那天在朋友的录音棚里弹琴录音。在吸音而密闭的环境,琴声变得明亮、清澈而干净,一些细微的吟猱有丝丝入扣的效果…这种专业条件下出来的琴声既熟悉又陌生,让人没生出多少惊喜,倒还有些不自在的感觉…当然这又与弹琴人的水平有关了。

        我对现代音响技术没有研究,我只知道身边的朋友围绕音乐的话题,津津乐道的是“钛金线、真空管”而不是“舒伯特、贝多芬”。翻看现代任何一张“发烧天碟”的封面,你会看到诸如“24k镀白金、杜比环绕、高保真德国母带”等字眼,我不清楚其与艺术造诣有何直接关系,听惯了现代音乐之精美,反倒让人更缅怀“老八张”中大师们简陋录音之醇厚。。。

        我家处城乡交接,弹琴环境不算好。有时用手机录个练习音频,回听时在琴声主旋律中会参杂上汽车喇叭声、关门声、老人咳嗽、小孩哭闹声。。。恍惚间,逸士之宫、商、角、徵、羽大雅音便迷离为凡人的锅、盘、瓢、碗、勺交响乐。

        以上算是听琴的两种极端状态吧。如果把琴乐喻为一尾锦鳞,前者则是把鱼置于一清水玻璃缸内,看其在空气般透明之水中飞翔,俯仰有姿而纤毫毕现;后者则是把鱼置于一泥浆小沼里,任其吞藻吐浊、苦中作乐了。

        泥沼之简劣自不必说,水族缸之精美亦不是赏鱼的最佳条件。予认为赏鱼当在蓬草涧边或荷塘月下等自然环境中,看那些悠悠然逐花弄月的鱼儿才是最快乐的,此时我们的心也是最快乐的。或如庄子“子非鱼”的故事那样,能感受到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

        如此说来,听琴之最佳亦应置于高山流水、清风明月等自然条件下吧?我想人类的一些伟大的作品是大自然与琴者之精气神高度契合下共同演绎出来的。我记得推荐《流水》上太空的理由便是:这是一首人类的安魂曲!的确,伟大的作品通常意象丰厚而内涵深邃,她能与天地之气息相合,同宇宙之脉象共和。

        我常常想:当天、地、人三籁达到相生相容、相和共鸣之境界时,琴者就会连清风明月等一切外相都没有了,只余自我灵魂与宇宙独对,甚或连自我也消失了,还原世界一片虚空本相。。。如是,则得道矣。古人所说琴能“观风教、壮胆勇、通天地、格鬼神”之说,亦未为虚也!

(壬辰年夏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琴声   清风明月   舒伯特   杜比   贝多芬   水族   逸士   宇宙   境界   玻璃缸   精美   人类   脉象   条件   悠悠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