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乐蒂类型

        最近经常有朋友赞美我繁殖的小喜“与众不同”、“特别 ”、“想象中的小喜就是这样”等等诸如此类的溢美之词。在感谢同时,我都要提到一个词,那就是-----“类型”。

        喜乐蒂品种有多种类型,首先确定类型的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头部。通过头部,可以看到不同的类型在表情特点、吻部形状等差别。其次,观察类型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身体结构特征。例如:四肢、身长,后驱的特点,都是观察类型的重要因素。玫瑰园的经典繁殖类型:口吻呈方形,头盖和鼻骨的比例接近1:1(看似偏短),腿部比例略长,身体长度中偏短,整体气质高雅。       

        类型的背后又是有各自强大的家族血统作为支撑。也就是说类型是血统的外部体现(在此不谈族群和品系)。类型之间的比较,可以这样来看,其一、是出自同一个族,但通过不同繁殖者的改良,繁殖出自己喜欢的类型,但差异性不是很大。比如:与Macdega犬舍合作的Rosmoor,C-A-Moon,Montage,他们由于所在地域不同,犬舍的母本血统略有差别,尽管都是交配了M的种公,其繁殖的喜乐蒂特征也略微有所不同。二、是完全不同的族群,可以很明显的表现出差异性。比如Appleacres,拥有几乎独立的繁殖体系,类型特点也非常鲜明,其喜乐蒂像小精灵一样可爱。

        我在研究北美繁殖者育种的时候,有一个很有趣的显现,就是一个体系内的种母,很少和另一体系的种公进行交配,哪怕这个种公多么有名气。繁殖者一般都不会选择。他们更喜欢在一个体系内选择最佳育种方案。这个体系,不是两三家犬舍,而是我上面所说的同族血统。只有当需要改良或扩大基因池的时候,才会考虑到交叉繁殖。

        关于类型也存在这一些的误区,有的说具有独特类型的喜乐蒂是否符合标准,有的喜欢玩比赛的朋友说狗漂亮就行,无所谓什么类型。有的甚至把一些错误的类型巩固在自己的繁殖体系内等等观点。其实,类型的产生并非为一朝一夕,是繁殖者按照自己的审美,经过十年甚至几十年精心雕琢而成的。当然也是建立在AKC标准之上的,忠于标准,也高于标准。建立一个正确的类型的种群,是繁殖者的责任。没有一个统一类型即使再漂亮,繁殖的多了也是一群超级杂种。 尽管和秀狗发烧友无大关系,不过既然发烧,如果对类型视若旁骛,对喜乐蒂的认识也是难以再超越。

        我在引种的过程中,专注于MACDEGA血系的优秀种犬,同时结合自己的审美观和严谨的培育,逐步繁殖出玫瑰园类型的喜乐蒂。我们不走市场路线,因为市场路线不会让一个犬舍真正走向成功。当然成功的标准在每个人的心目中是不一样的。     

        路漫漫其修远,一只好狗不足以成为增添犬舍实力的砝码,实力是团队的体现。拥有统一类型的种群,才能真正具备核心竞争力,才能走的更高、更远。

葛海征

玫瑰园喜乐蒂


玫瑰园自主繁殖种公“斩月”,出自“阿奇”和“撒切尔”(枪炮玫瑰&望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类型   体系   血统   玫瑰   标准   特征   种群   差异性   撒切尔   族群   头盖   头部   发烧友   母本   差别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