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大背景下经营单位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学思考

 

事业单位属下的多种经营单位遍地开花,经营类别从地质类、地质延伸类、到工业类、商贸服务类,规模从两三个人到十几个人或更大,形式有补贴部份自理的、定额上交的、两不管的等,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一个个如烟花,灿烂一时便悄然消失,地调院的如:采石场、路桥公司、第六工程处、服务公司、餐厅、胶辊厂、核鑫厂等等,能发展下来并形成规模的一个都没有。一个老太太摆一个水果摊,一个残疾人用一辆改装摩托车尚能养活自已,一个个经营单位,有职工,有投入,为什么生存不下去?包括一些曾作为龙头企业来裁培和发展的大投入单位,如某某公司、胶辊厂、核鑫厂,原因可以列出很多种,但最重要的是制度的硬伤。

事业单位大背景下的经营单位,一方面,它是一个经营单位,必须以盈利为第一宗旨。因为有盈利才能生存,生存了才能发展。经营单位从成立的第一天起就要不停地花钱,找市场、上项目、买材料、发工资、设备维护等。熬到能收支平衡,艰难度日了,要谋求发展,更要加大花钱投入。扩大市场份额,充实实力,提高生产率等。即使现在有一点小余钱,市场行情的不确定,明天会如何,对前程的忧虑还像山一样压在心头。每一个经理人都遭遇过因资金短缺而造成的窘迫与难看。在重重压力下的经理人,恨不得一夜之间把单位做成行业十强,然后无所忧虑地享受源源不断的利润,或做着如何投资的宏大规划的梦。但在实际中,经营单位的要发展壮大,还是不得不如燕子衔泥垒窝,一点点地艰难积累。

另一方面,它有着事业单位的大背景,与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受其制约。由于这种背景关系,它不可能像一个纯粹的企业那样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来运行和发展,经理人也不可能大刀阔斧地按市场经济规律运作,在激烈竟争的环境里掌起一片的天空。因而这种经营单位的经营业绩自然大打折扣,远远达不到一些事业单位领导那样一厢情愿的要求。这主要表现在经营单位的产权、人员组成、主管部门的管理等方面。

 

一、产权的不明确,经营亏损了,主管单位买单,不了了之;经营盈利了,触及到管理盲区,受到棒打。

 清晰的产权是一个单位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不知道田地是谁的,就不可能花力气在上面种庄稼。管理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明确产权,以便生产者能明白自已在为谁付出劳动,自已的付出是否物有所值,努力占有和控制稀缺资源。作为一个个体的人,可以凭着精神激励进行义务劳动,但作为一个经营单位,有了明确的利益分配制度才能组织有效的生产,而不能指望义务劳动。但是事业单位背景下经营单位产权很不清晰。原始产权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扩大规模经营后的产权。

(一)关于原始产权

原始投入的产权很明确,是主管单位的,即“国有”。原始投入主要是固定资产,这些固定资产一般会有折旧,面值在减少。一些如资质等无形资产一般是共享的。

但遗憾的是,这种有明确产权的原始投入,因“国有”性质,缺乏激励机制,形成大锅饭式的生产。经营单位效率很低,方法不灵活,直到把原始投入花完,还捆绑一身应付款,最终解散。

许多单位曾尝试改革,掺入经营者股份,但由于经营者是事业单位职工,有着根深蒂固的事业单位 “职工身份”,行政、医疗、养老都有捆绑在背景的事业单位里,再大的“股份”无法与“身份”抗衡,所以掺股改革最终难以实现。许多单位的股份制改革停在了这一步不能向前,不久也就不了了之。

如胶辊厂、核鑫厂那样大投入的单位,作过股权改革的尝试。

(二)关于扩大规模后的产权

生产利润再投入单位进行扩大生产,形成资产,与原始投入搅在了一起,出现在实际产权的多元化,产权的问题就出现了。成熟的企业利润分配明确,主管单位(原始产权单位)、经营单位、单位职工各多产比例,利润投入的产权便也明确了。但问题是,作为一个事业单位背景的经营单位与成熟企业相去甚远。

~

1)经营前景的不明朗使利润分配方案没有形成刚性制度。

经营单位的组建绝大多数不是出于经济利益的目的,而是迫于安置职工的压力,如何安排闲置职工从来就是一个大问题。背景单位对设备、资金、人力都可以提供,不能提供的是市场,不知到哪里去找业务。因此,每一个单位在组建之初都非常渺茫,但对于主管单位,只要安置了职工,盈亏无所谓,利润分配自然就不关心了。小的单位根本不提利润分配这回事,先尽可能维持下去,确实维持不了的,先用事业费补贴。大一点的单位,稍提一下,经营单位、企业员工、投资方之间分配,性质也是极为含糊。一个单位在组建时就没有指望它能赚多少钱,而是看其能坚持多久,就不可能对其未来描绘多么美丽的蓝图了。其政策当然不可能着重在利润的分配上。

这样一来,一个经营单位如果亏本已是预料之内,不会有人有意见,主管单位赔钱就是,钱是公家的,没有人感到切肤之痛。直到那单位负债累累,无以为继,没有人原意再收拾了,便关门大吉。一个个经营单位如春天花开一样地出现,又像花谢一样结束。正因为这种没有后顾之忧的心理,所以遇到经营瓶颈的时候不是顽强顶住,而是败下阵来,正如一个激流勇进的人,如果前面有人呼喊或许咬牙就冲过去了,相反因为后面有求驾可能就退下来了。

但如果做赢了,问题就来了。主管单位没有准备,没有这方面的管理框架,出现在了主管单位的管理盲区。赚的部份算谁的?主管单位、经营单位、员工?说不清。小的赢利无所谓,一般的做法是单位留用,也就是说没有利润分配。这样皆大欢喜,主管单位有了职工安置,职工有了工资,经营单位生存稳定。但随着利润的增加,可观的数字出现,一些事情的端倪显露,如发奖金高、买设备超过了一些人的心里预期。因为这似乎在实际上进行了利润分配,进行利润分配没有主管部门参加怎么行?但在制度上,主管单位没有准备在先,分配的做法会出现种种猜测。这时,主管部门出现了,混乱出现了。一个单位亏损了五十万,主管单位陪付,没有触及哪个具体的人,谁也不用追究;但如果赢利了五十万,赢利所属就成为一个很刺眼的问题,甚至会追查在五十万之外是不是还有五十万。

对亏损的经营单位,背景单位出钱填补亏损,这一潜规则被普遍接受并实施。而与之相对应,对于盈利的经营单位,由于利润分配没有强有力的刚性制度,利润的正确去向含混不清。作为对经营单位有着生杀大权的背景单位,没有一个安放经营单位的利润的地方,更没有一条让经营单位做强做大的发展通道。因此一个个有潜力的经营单位或者扼杀在成长初期,或者在长期的盈亏平衡点止步不前,或者变为亏损单位而寿终正寝。

2)成本和费用的控制难度大,使利润分配成为一纸空文。

 同样是经营范围和市场的不确定,由主管单位来控制成本已是不可能。在理论上,经理人可以无限制地扩大成本,让单项工程利润成为零,甚至负数。没有利润,再好的利润分配制度是一纸空文。经营单位的经营范围、内容极其灵活、广泛,下一步做什么经营单位领导人自已都不清楚,一般是边走边瞧。在这种情况下,进行统一的成本控制规定几乎不可能。比如人员工资、野外补助标准、工程外包价确定、租用设备、购买材料等内容,每一项数值都有很大的弹性。费用类更是种类繁多,弹性很大。如顾问费用、试验费、办公费等。这些成本费用的内容,单位经理很多都是第一次接触,摸不清实价,管理部门更不可能做具体的规定。实事上,一个单位的利润,就是经理人从这些项目中一个个讨价还价中挤压出来的,如果穷大方的,根本就不可能有赢余。如果主管单位不切实际硬要出什么规定反而导致成本费用的奇高,好好一个项目也会做成负利润,还谈什么利润分配。更重要的是,一个单位有没有利润,能不能赚到钱,最重要的是努务寻找业务,开拓市场,而不是在挤压成本,控制开支。市场工作做得不够,没有市场持续地提供收入来源,成本控制得再好,也没有利润可分配的。可是主管部门更是对市场开拓方面极少感兴趣的,更拿不出办法,这一项工作最主要的还是决定于经理人的能力和激情。

有鉴于此,有些单位以利润承包的形式管理,这种方法在会计学上简单,但只是风险大了执行不下去,根本原因还是事业单位的背景,交不了承包指标又能怎样,反正是承包人正式职工不能拿他如何,何况还有一堆职工要安置。

二、人员的配备不适合经营单位的经济利益要求

人力既是成本同时又是资源,合适的人是单位发展的资源,如优秀的市场人员,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可以为单位打开局面或突破,他们的贡献大于所得多;不合适的人,白领一份工资不说,还会破坏管理制度和造成不协调。人不在于是否优秀,而在于是否合适,而事业单位背景的人并不是按是否合适经营单位来配制,而是按其他因素,因此不可能是效益最好的。

先说经理。经理的最佳人选,不是技术尖子,不是严谨的管理人员,也不是任劳任怨的劳动模范,而是市场高手,是有敏感的市场嗅觉和善于应变的市场操盘手。任何时候都是这样,在一个二级经营单位里,谁掌控市场能力最强,谁就是经理,今天他最强,他就是经理,明天有人比他更强了,他就不是实际的经理了。而且一个单位只能是有一个最强的,不可能有二个并列的人。因为市场是利润的唯一来源,谁给你送钱,不是主管部门,不是领导,只有市场。有市场然后才有企业,有企业然后才有利润。一般成功的企业家的第一素质是市场能力,而不是其他。民营企业的老板大多出自销售人员,或有过销售经验。其次是有契而不舍的精神,经得起磨难。只有这样咬住市场才可以走出去,才能走出红海,占领蓝海,而不是毕恭毕敬地坐在院长办公室诉苦的谦谦君子。经理的重要性怎么说都不过分,所谓经营单位只不过是一个抽象的集合体,许多主要的业务往来并不是在单位之间进行的,而是在代表经营单位的经理人之间进行的,人们总是希望同自已信任,尊重的对象做生意,在这个业务紧缺的小基层单位尤其如此。

而事业单位背景下的经营单位选择经理人的标准经常不是这样,而是像选科室管理人员一样,或者是管理规范,或者是劳动模范,或者是谦谦君子,或老实听话,总之,在内部是出类拔萃的,但走在市场上未必是拿得出手的。因此,经营的二级单位成果如何也就是可想而知了。

再说管理层。一个企业的初期,没有现成的顾客和规则,没有如何通向赢利的指南手册,一切工作都要围着多变的市场来开展,这时经常需要破釜沉舟的豪气,而不是议会式的吵吵闹闹,权力集中是非常必要的,经济学上要求小企业初其股权不能太分散,分散加大了决策成本。理由如下,其一,经营单位的本质是创收,决策要知已知彼,小单位闯市场,知已易,知彼难。知彼就是知市场,而一个小单位最了解市场的就是经理人,其他人都是辅助的;其二,一个激情饱满的适时决策,需要及时实施,经过几番讨论下来,几翻周折中,便成白开水了,毫于价值;其三,也是最重要的,共同决策看似可以少犯错误,但一旦犯了错误,纠正起来成本可是大得很,甚至领导层间互相埋怨扯皮反把事情闹大,损失更惨重。所以,经营单位的领导层,或者是一人实际掌控而经营得风生水起,或者是权力相互制衡而一事无成。事业单位背景下的经营单位,管理层则喜欢用权力制衡,即所谓的集体领导,几个人的单位也配以经理、书记、副经理,权力分散,决策没有含金量,特别是在初期,看似民主,实则效率非常低,甚至是什么也做不成的。

三说一般员工。经营单位当然希望按自已的经营目标,选择适合市场业务的员工,比如生产、技术、销售和管理人员。实行按劳付酬,形成公平进取的健康环境。可是,在事业单位背景的经营单位根本做不到。首先,员工只能在一定范围内选,很多人员是机构调整调济过来的,有资历,有背景,但不一定有合适的能力,所能选的就是那个范围,补充力量只能在社会上招聘。其次缺乏企业精神,特别是有资历的老员工,根本不认可安劳付酬。我曾问一个老员工:“你整天这样浪荡,不做一点事却领着工资,心里没有愧疚?”回答说:“不会啊,我是有编制的,上面有人头费的。” 这种按身份分配的心里普遍存在,一个人要在单位里苦心孤诣、锐意进取是多么难。人员工资的管理,有事业单位背景的职工都会念念不忘自已的档案工资,这种档案工资由职务、岗位、工龄等几乎与其在经营单位内的业绩无关的因素构成。事实上,做多种经营时,别人可能因你的业务熟练、方案得当而多付给你钱,而不可能因为你是某行政级别多付给你钱。经营单位打破档案工资,已普遍接受,但对于具体的当事人,档案工资的观念已铭心刻骨,自然成了心中的一堵墙。

这要关系到经营单位如何体现公平原则问题,是要身份优先还是效益优先?如果不能做到效益优先,经营单位的经济还能发展得起来吗?

由于从经理、管理层、员工等三个层次的人员配制并没有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行,所以他不可能是一个有效益的单位。

三、搬用事业性的政策,约束有余而激励不足。一些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却成了违法乱纪。

经营单位核心是激励,是如何到市场去把钱找来,看重的是收入与成本的对比,只要能赚得更多就不在乎大把花钱。作为经营单位最大的规定不是如何控制花钱,而是如何赚钱,如何开拓市场,争取项目。那才是利润的源头。如果把眼光紧盯在如何省着花钱上,是做不成事情的,因为再省也就是库存的那么多钱,而市场上的钱则是源源不断的。

但事业单位背景的经营单位,则缺乏这种对外经营的理念,相对应的激励制度严重缺失。而与之相反,在控制花钱方面制度完善而周密。整个体系而言,管理层尽管没有一个禁止开支的成本清单,但在潜意识里却有很多的禁忌,这个不可以,那个不可以,显然这是事业单位对来源于财政拔款的事业费部份规定。主管单位更熟悉和不自觉地使用的是那一套事业单位控制花钱制度,而不是注重赚钱的数量。一些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却成了违法乱纪。这种事比比皆事。如,买仪器,当我接到一个项目需要仪器时,我会预算买仪器折旧的钱和项目赚的钱,合算,马上拍板,买。可是这违反了院里设备购置的审批程序规定。走规定程序,一个月未必下得来,机会错过了。如果守规定,就牺牲利润,如果要赚钱,就要违纪。再如买汽车,经预算,买车比租车更节省成本,我自然买车,可是买车突破了院里的编制,违反了规定。另外再诸如技费、驾驶员培训费、技术培训费等支出,这些在经营单位里,虽是消费支出,却犹如投资,会为以后的工作中带来不错的经济利益。而在事业单位里则用消费支出的标准来衡量和管理,属违法乱纪。另外还有一些经营过程中的支出,必须与时俱进。各项目不同,不是要以预见得到的。

之所以如此,问题在于体制,主管单位与经营者利益一致的结合点不明确,主管单位领着事业单位标准的工资和福利,经营单位自已折腾。经营单位的业绩是卓有成效还是一败涂地,与主管人员几乎没有利益关系,最多是心理的平衡程度变化。主管单位在形式上是作为股东代表,但经营的成败并不如自已的投入那样有切肤之感,所以主管人员不花心思去研究其中的管理规则,不追求创新和突破,而是简单地照搬事业单位的一些管理条条框框,甚至对这些条框也不熟悉,因此闹出如用足球的规则来裁判蓝球比赛的笑话也就不足奇怪了。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地勘费额度加大,地勘项目投资增加,经营单位就更不被重视了。事业单位管理人员本来就很多,管理不当,努力不是花在创造财富上,而是花才内耗上了,伤害会非常严重。

结束语

我们这种非全额拔款的事业单位,组建二级经营单位是自我生存的必选之路,客观上也具有设备、人员和技术等方面的条件。但由于事业单位这种大背景的特殊性,在组建和管理过程中主管单位必须突破惯性思维,实事求是地在经营性和事业性之间寻求合理空间,并搭建建设性制度框架。

一个经营单位发展和成长的最原始、最有效、最持久的动力,是发自单位内部,而不是外部的监督管理。监督管理的方向是宜顺应着单位成长,努力挖掘、培植经营单位内部力量,给予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其健康成长,而不是直接干预。作为背景的事业单位有着规模庞大的管理队伍和强大的行政资源,力量用运得当,经营单位兴旺发达,欣欣向荣,反之,为之消亡。

~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0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单位   事业单位   市场   利润   产权   经理人   背景   职工   工资   利润分配   成本   人员   经理   原始   管理人员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