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有感(二)

       本次赛课活动结束,我再一次印证了曾有的一个发现:小学老师比中学老师有活力、有色彩。
    每次全县开展中小学教研活动,小学较之中学,参加的人数更多,热情更高,氛围更浓。单从色彩来看,小学老师的群体里往往跳跃着鲜艳的颜色:红、黄、白等,再加上明艳的笑脸,很夺人的眼。而中学老师,黑压压的一大群坐在一起,清一色的黑、灰、蓝,衬上一张严肃没有表情的脸,让人一眼望过去模糊一片,没有视觉停顿的点。为什么会出现这个有趣的现象呢?我暗自琢磨,原因有三:1、小学女老师居多,穿着打扮时尚,色彩当然鲜艳。2、中学较之小学,升学压力大,一般中学不愿派老师出来参加活动,免得耽搁课,老师自己也不愿意出来,耽搁课了还得自己补,效果也不好,不如埋头在家上课。3、中学男老师居多,在家为人夫为人父,生活的重担压肩头;在学校课多事杂任务重,升学压力压心头;再加上工资低报酬少,位卑言轻办事不易。这些因素凑成了一张愁苦的脸,如何笑得出来?
    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接触了很多老师,有幸福感的极少。不管是中学老师还是小学老师,听到最多的是“下辈子再也不教书了”,“上辈子杀了猪,这辈子来教书。”“起的比鸡还早,睡的比小姐还晚,吃的比猪还糟,赚的比民工还少。”……这些悲叹和自嘲裹挟着老师们羸弱的身躯,带着这样一种悲苦的心情,他们过着苦行僧式的教书育人的生活。每天疲于奔命,却又是那么尽职尽责地工作着,同时,从灵魂深处又这么地厌恶自己所从事的工作。
    说实话,我不喜欢在这样一种状态下工作着的老师。即使他是多么认真负责,所教的班级成绩有多么优秀。他的心不在教书,或许迫于生存压力他不得不每天上课、批改作业,这只是一架工作的机器,沉默寡言,目光呆滞,毫无乐趣可言,更不会从工作中寻找到幸福。
    近日看到一句话,觉得说得很有哲理性:“假如把牺牲的行为看成是只对别人有意义而对自己毫无意义的行为,这恰恰意味着自己只不过是一件工具而不是一个显示着人的价值的人。”心不在教书的教师,他们渐渐衰老,但是并不幸福。他们永远是把生命奉献给其他孩子的教育的陌生人,随着岁月的流逝,他们面露倦容,感情日渐淡漠,在课堂上是位独裁者,而在社会中则是隐士。这是一个悲剧角色,为什么要这样呢?既然选择了教书这个职业,生命时光的三分之二将在讲台度过,何苦这样悲苦的走过自己的生命历程?教师从事着塑造人的灵魂的工作,亲眼看着一批批学生被自己引领着成长,那是一件多么幸福并有成就感的事啊!教师是直面生命成长并最能体验成长幸福的人!这个生命成长的过程,同是教师滋养自我的过程,丰富自我的过程。
    我从来不认为一个没有爱的老师能够充满智慧地去教好学生,他只是在重压之下把书本上的知识硬生生地灌输给学生。我喜欢这样的老师,把课堂变成思维的舞蹈,不是一人独舞,而是与学生共舞。我喜欢这样的老师,把学生变成自己心灵的朋友,教给学生智慧,传递学生快乐。一个有着爱的老师,才是一个智慧的人,才是一个自己快乐,也能给别人快乐的人!
    人之选择职业,就如选择爱情,要么爱上他,要么离开他。既然选择了它,那么爱上它,用心去爱。因为,心在哪里,智慧就在哪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老师   中学   工作   小学   生命   学生   智慧   教师   幸福   悲苦   色彩   过程   快乐   鲜艳   灵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