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抗日名将宋哲元

对弹剑宋哲元一文的补充
宋哲元是山东乐陵人.时任南京政府华北特殊化产物-----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同时也是廿九军军长.


宋哲元一直在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复杂的政治环境中苦撑华北局面.前有*鬼子又打又拉,后有蒋介石利用抗日排斥异己.宋哲元既有爱国热情,又有地方实力派保全实力,割据一方的复杂心态.至有35年"一二.九"与学生运动的尖锐对立.但最终又促成了37年的"七.七"抗战.这就是朱德彭德怀联撰挽联的"一战一和~~能大白于天下".

宋哲元之所以成为抗日名将有两点.一;1933年,指挥长城抗战,特别是喜峰口一役.取得"九.一八"以来北方战场首场胜利.二;1937年7月7日所部廿九军在卢沟桥打响全民族抗战第一枪.

宋哲元与绵阳的关系;

宋哲元1915年驻扎在绵阳(时任16混成旅1团团副,驻地在今绵阳4中),1916年元旦结婚在绵阳(清川西道直隶州知州文棨公馆---现涪城分局?),1940年养病并最终逝于绵阳永安公寓,同月葬在绵阳.现墓位于绵阳富乐山疗养院.

并存有八德亭.其中神道碑最著名,上刻冯玉祥隶书,著名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草书,书法家沈尹默楷书.

周恩来挽联:失地收未回,虎威昭垂卢沟月;绵阳惊不起,鹃声啼破锦江春.

朱德彭德怀挽联: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能大白于天下;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无忧乎九泉.

蒋介石挽联:砥柱峙中流,终仗威棱慑骄虏;星芒寒五丈,不堪殄瘁痛元良.

关于大刀:喜峰口,罗文峪战役,西北军大刀大显神威.其实大刀绝对不如刺刀.只是当时西北军装备简陋,汉阳造不能上刺刀,弹药又不足,用大刀实在是无可奈何.不过全军用命使然.

十五年前,本人曾与朋友设计印制宋哲元逝世五十周年纪念封,以示敬仰。

2005年7月7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绵阳   挽联   大刀   华北   大白于天下   刺刀   书法家   乐陵   卢沟桥   大显   蒋介石   周恩来   排斥异己   锦江   乐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