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及>影评``

无极史上最烂



昨天看无极,把我打击得够呛,没想到陈凯歌真的会和张艺谋一色一样,变成一个不会讲人话的导演。电影院里的笑声此起彼伏,我觉得陈凯歌应该坐在电影院的最后一排,听听这些笑声,然后想想自己身上发生了什么问题。但那恐怕是不可能的,他的傲慢与自卑早已淹没了他的理智。

无极完全是一个预先设定的我要告诉你我有多牛比的电影,陈凯歌发了疯一样的要显示自己的天才,要告诉普通人,张艺谋丫根本不能和我比。我要弄一个巨型电影,那人性、灵魂、命运、选择都得是最深处的,你一看我这电影,你就明白你的人生了。从前的陈凯歌也是傲慢的,不然他不会拍出霸王别姬来。陈蝶衣是一个多傲慢的人物。孩子王是一部多傲慢的电影。从前的陈凯歌有节气,拒绝弯下自己高贵的头颅。他的精神领地曾经是有一块净土的,这让他的电影具有内心的力量。但现在,完了。无极是一部和英雄、十面埋伏一路的电影,不具备正常人的思维逻辑,它比英雄更讨厌的是,无极更加高高在上,从骨子里蔑视观众的审美和智慧。他以为观众都是他的奴隶,他让他们醒来,他们才会拥有渴望,他根本不知道,观众生来就是自由的。

我简直无法想像谢霆锋、张柏芝拍摄的时候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吗?好好的谢霆锋被毁成这样,我要是他一定会躲在被窝里哭三天三夜。这一点也不能责怪演员,因为人物设定就是扭曲的,演员的无措是必然的。王妃倾城根本就是个荡妇,真田广之在开始的时候还有点戏,遇上倾城以后就变成一个流氓。鬼狼就是个同性恋,自焚以前还深深地拥抱昆仑。昆仑在这出戏里简直是个奇迹,竟然是惟一的一个正常人,张东建真是不容易。

这么解读一下无极吧,无极整个是陈凯歌的人格分裂。他把他的骄傲和悲剧性一面给大将军光明,他把他内心的嫉妒给了无欢,昆仑代表了他的天赋和自卑的结合,鬼狼则是他懦弱的一面。倾城代表他对女人的态度,他对女人根本没有真实的欲望,只是一个投射。满神是他内心最傲慢的一角,以为自己洞察人生,掌握悲喜,实际上是个最空洞而没必要的角色。陈红的演绎让人鸡皮疙瘩掉一地。陈凯歌实际上最想成全的是光明,光明本应该是无极的核心人物,但是他内心的奴性又使他垂爱昆仑这个角色,所以他把光明设置成一个他想像中的张艺谋式的人物,无欢对待光明的态度颇像他对张艺谋的心理,但这一点打死他也不会承认,他会认为无欢代表了张艺谋,光明是他自己,但他不能让自己完全是个悲剧,被虐心理使他从昆仑身上脱颖而出,所以无极整个偏向了昆仑。陈凯歌的被虐心理和同志倾向根本毋庸讳言,关键是他永远也不敢说出自己真正的内心,总要用无数的高贵和深刻来粉饰,所以一切都是扭曲的。

英雄至少把特技做好了,尽管我从来不愿意将特技作为一个衡量标准,技术永远不是决定一部电影成败的关键。问题在意识xingtai同样煞笔的情况下,无极的特技根本没法看,牦牛场面根本拿观众当煞笔,除了灰尘和黑呼呼的一团又一团,根本没有质感。动作有一个能让人记住的场面吗?皇宫根本就像个纸扎的。这就是号称花了3.4亿的无极,洗黑钱了吧?撑死了一亿人民币。

看到这样的电影真是讨厌得要死,内地现在只剩下不说人话的大电影和搞点小艺术的小电影了,冯小刚在夜宴是否还能保持理智可真是玄啊。而且最不好的趋势就是能往多大整就往多大整,媒体毫无理智地跟着瞎起哄,不知道观众还经得起几回这样的忽悠。中国电影,还能有希望吗。






专孩yoyo写的《无极》影评

故事:可惜了一出悲剧

如果说国产电影的技术缺陷、制作污点都可以容忍和原谅的话,那么故事上的毛病就不能不让人痛心疾首了。尤其是像《无极》这样万众期待的电影。客观地说,《无极》的基本设定不错,有潜力、也有可能成为一部严肃悲剧,但很遗憾,由于导演用力过猛、四处出招,导致影片远远不够纯粹,反而显得混乱、无力,甚至可笑。

《无极》的基本设定是:一个神预言了人的命运,一群人无可挽回地实现了预言。我不知道陈凯歌和编剧张炭在思考这个框架的时候是不是想到了黑泽明的《蜘蛛巢城》(迷失的王在丛林中遇到预言命运的女巫),甚至古希腊悲剧《俄狄浦斯王》(英雄竭力避免悲剧的行为却最终促成了悲剧的实现)。这样推测似乎有些“装蛋”,但如果剧本真的抓住这个重点的话,《无极》起码会赢得艺术高度。但陈凯歌显然想说的话太多,他把不同的悲剧放在了不同的人身上,一会让我们同情光明,一会让我们怜悯昆仑,犹疑不定的结果就是剧力消散。

其实,《无极》的核心人物只能有一个,就是大将军光明。他是两次跟满神对峙的人,完全应该发展成一个全力反抗命运的悲剧英雄。这里的关键悬念是,他“骗”来了倾城的爱和尊严,最后该如何收场。真正的悲剧不会让骄傲的人低头认输、交出鲜花盔甲,也不会把倾城推来让去,更不会让他在元老院受审的时候怕成那样。真正的悲剧,会让倾城第一次放下他面具的时候,就认出他不是杀王的那个人。真正的悲剧,也不会让他临死时偷昆仑的台词。当然,这已经是另外一个故事走向了,《无极》做不到这么狠。

技术:没一样做好

叶锦添曾经很含蓄地说过《无极》的技术缺陷:“魔幻王城是《无极》最主要的场景之一,也是很早就开始建的,但是凯歌对这个王城出来的效果很不满意……”

没错,从土气的颜色到简陋的结构,这个所谓的魔幻王城充其量都只是一个县城。不过既然我们不能轻易怀疑导演和美术指导的品位,那么我们就要问,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成色的场景在搭好之后才发现问题,发现之后又没被拆掉,“将就着用了”?
同样的问题几乎出现在每一个场景中,缺乏层次、质感、纵深,让人一望便知:不过如此。而像鸟笼、“铁碗”监狱、屏风兵器库等屡屡当作宣传卖点的内景,则犯了“井底之蛙”的毛病,它们已经不是呼吸通透的场景,而是成了自我囚禁的“容器”,一次次“转场”只会把一个本应完整的世界切割得支离破碎。

鲍德熹说,这个片子有80%的镜头都是运动镜头,从难度上说,不比《卧虎藏龙》差。此话不假。但为什么《无极》仍然没有《卧虎藏龙》那么行云流水,甚至很多地方是在虚张声势、做无用功?就是因为相关的场景和动作设计没有达到浑然一体。比如影片最后院落决斗那场戏,背景有个两层的楼舍,完全可以让光明和无欢打上去,甚至打“进去”,但很遗憾,导演把最应该肆无忌弹的动作戏划在了一个无形的圈圈里,只让三个人围着院落中央的一棵树做文章,而不是尽最大可能的开掘、利用以及破坏周边环境,给人的感觉就是永远“打不出去”。这也导致鲍德熹的运动镜头漫无目的——人都飞不起来,镜头能跑到哪去?想想《卧虎藏龙》开头那场房顶飞奔的追逐戏,镜头紧随俞秀莲和玉娇龙身后上下俯仰,那种快感岂是《无极》所能比拟?!

最后还要说一下道具。在一部制作精良的电影里,所谓“道具”这种东西是不存在的,因为它们是如此真实可信、与环境融为一体,以至观众根本无法把它们从整体“气氛”中分辨出来。然而《无极》的道具却粗制滥造到令人“糟心”的程度,不去美化、丰富场景也就罢了,看看光明手中的流星锤,蛮族手中的狼牙棒,用这些贴了纸的塑料泡沫,难道是为保护动作戏中的演员安全?

至于影片的特技效果,我只能说,限于时间和金钱,这种完成度的特技已经不是在“展示”什么,而是在“藏住”什么。看看马蹄谷那场戏吧,导演似乎时刻在提醒我们:不要看这里,不要看那里,我们……还没有做好。

概念:仍然缺乏想象力

陈凯歌说,《无极》的起点就是要做中国最有想象力的电影,在有些时候,他做到了。但在更多、更重要的概念设计中,他还是没有挣脱枷锁。

比如说“快”这个概念,《无极》是怎样表现雪国人不可思议的快呢?它用了最“笨”的方法:快镜头。或者,加一些特技(比如一溜烟分开人群)。这种做法,由于显见的技术缺陷,很容易走向无厘头。其实,“快”不需要用“快”来表现——只需要用“慢”来烘托。想想《黑客帝国》吧,子弹时间是什么东西?就是为了表现快而故意放慢。昆仑用不着飞跑,让我们看他周围的一切是怎样慢下来的吧!这种处理的极致效果就是一动不动,却能让时间倒转。“真正的速度是看不见的,就像风起云涌,日升月落……”这不正是鬼狼的哲学吗?

《无极》的结尾,就应该让穿上黑袍的昆仑抱住倾城站立不动,然后让周边的一切渐渐由慢变快——花草枯荣交替,星星划过夜空,风起云涌,日升月落,最后黑袍化作灰烬,倾城睁开眼,眼前已是儿时的那棵海棠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无极   光明   悲剧   电影   特技   傲慢   观众   镜头   场景   导演   内心   英雄   人物   卧虎藏龙   凯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