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团体赛课”一些听课感想

连着三天的市小学语文团体赛课今天结束了,虽说三天都这么坐着,但能跟乐清名师华林葆、蔡利莹两位老师一起听课打分,倍感荣幸,可以说疲惫的是身体,开阔的是思想,触动的是心灵。

语文到底是教什么?怎么教?这是三天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想,语文应该是品味语言,习得语言;语文应该是修养性情,体悟人生。通过这三天十二个学校的精彩演绎,我看到大多学校都非常注重孩子在读文过程中的体验和感知,彰显了语言的品味与习得,归还了语文本来的面目。尤其是早上我同学原喜导学的《傲霜篇》,在教材处理上能大胆整合,对文本语言能仔细推敲挖掘,特别是对连接词“但是,且慢,瞧”的点拨与迁移,让人眼前一亮。这课堂的演绎不能不让人折服,我想这节课一定会扎根于每个孩子的心中。当然,假若把“菊花”与“葡萄叶”、“梧桐叶”再次在对比中进行赏析、品读,而不仅仅让学生停留在抽象的“对比烘托”这词中,假若在读写结合时,能让学生进行二度修改,并结合文本内容再次进行对比朗读,或许这课堂真的堪称绝妙。

诚然,这三天,不仅仅是这十二节课让我受用,我觉得收获更大的是在听课间歇与两位名师的交流。我坐在蔡利莹老师的旁边,她时不时会问我,这文本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什么地方?假若让你来处理教材,你会怎么处理?你觉得这篇文章的读写结合点如何提炼?有时我会侃侃而谈,有时我会一时语塞,然后就是认真聆听蔡老师独到的见解。蔡老师不凡的文本解读能力和敏锐的课堂观察能力,不得不让我叹服。

    虽说此次团体赛我只是台下的一名打分者,而非舞台上的主角。但作为一名打分者,如何在课堂中学会欣赏,学会辨析,学会反思,这也是一种智慧。就让我们在欣赏中提升,在反思中学习,在困惑中前行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语文   文本   语言   老师   团体赛   课堂   名师   乐清   教材   能力   孩子   学校   且慢   侃侃而谈   绝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