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秦淮水,依稀几多梦

       曾经,我要寻找的繁华和气度,在秦淮河上。

曾经,我要寻找的才情和女子,在秦准河上。

早几年,听一个从南京回来的朋友说,南京没什么好玩的。我说有秦淮河啊。他说,秦淮河早已不在了。我一惊。他又“呵呵”两声说,在还是在的。

今年六月,大雨洗过天空的那个午后,我来到了秦淮河。在雨后的清新中,夫子庙、江南贡院、文德桥、来燕桥……清一色仿明清时代的灰色建筑中,显得出奇的宁静,夹杂其中的是嘈杂r 酒楼、商铺和表情各异的游人。

站在“天下文枢”的牌坊下,听完导游的介绍,我匆匆地到夫子庙和江南贡院瞥了一眼,回到文德桥头问导游,当年朱自清和俞平伯写的《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就是这里吗?导游说是啊,这就是秦淮河啊。我说怎么这么逼仄狭小,河水又很幽暗,他们在一九二三年的时候还能写得那么畅快淋漓,想必当时还是足够繁华的。导游说,是的是的。又问,他们在哪里下的船,导游不答。

我迅速走到桥的南端。我要在导游规定的时间里去看两个地方,王导谢安纪念馆和李香君故居。秦淮河历史上两度繁华,分别在六朝和明清时期,乌衣巷和媚香楼是其代表。

乌衣因当年居住着王、谢两个显赫的家族而成为东晋豪门贵族聚居之处,他们的子弟被称为“乌衣诸郎”。王导,辅佐创立了东晋王朝;谢安,也是东晋时的一代名相,曾指挥著名的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打败符秦百万大军。更令人称奇的是,王谢家族人才辈出,涌现出王羲之、谢灵运等杰出人物,素有“王家书法谢家诗”的风采。

从南朝开始,秦淮河更趋繁华。两岸酒家林立,商船昼夜往来,歌女寄身其中,文人才子流连其间,轻歌曼舞,夜夜笙歌。隋唐以降,渐趋衰落,成了寻常巷陌。刘禹锡咏叹“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纪念馆是一个两层楼的小房子,里面有王导和谢安的像,有来燕堂、听筝堂。有王导家族的族谱,有淝水之战的场面。有陶猪、陶罐等,造型憨态可掬。当时人们常用的家具、茶具和卧具,华贵大方。我参观的时候里面没有人,甚至卖票的人都找不到。

出了王谢纪念馆,我来到同一条街斜对面的李香君故居。它是来燕桥边上一幢不起眼的小楼,一个两层三进的木结构小院子。狭小的门前写着一幅对联:“花容兼玉质,侠骨共冰心”。一楼有李香君的石像,秦淮八艳的事迹介绍。有专门的香君馆。沿狭小的楼梯上到二楼,那里三间房,一间是弹琴弈棋,一间是会客休息,一间是卧室。我来时,参观的人不多。一同上楼的有两个老头。我在会客室的那把椅子上坐一坐,两位老头会心一笑。然后他们转到楼下去了。我来到卧室前,移开栏杆,在香床上躺了一会。床上有帐有被和枕还有一身红色的衣裙,似留有当年李香君温婉的体香和她的纤指弹出的悠扬琴声。

秦淮八艳,之所以在历史上这么有名,绝不仅仅是她们留下的香艳故事。她们绝不简单,首先她们都多多少少间接地影响了历史,其次,她们都在国破家亡之际表现了高尚的民族节气,第三,她们都有较高的文学和棋琴书画上的造诣。

回到一楼,俩老头坐在香君馆的茶几前听着音乐。从它的后门下去,楼下还有一条石砌甬道可直抵河滨船坞。“移步便登画舫,打桨秦淮”。这是现今江南一带保存着的唯一的河房建筑。明代张岱撰有《秦淮河房》一文,盛赞:“秦淮河房,便寓、便交际、便淫冶,房值甚贵而寓之者无虚日。河房之外,家有露台,朱栏绮疏,竹帘纱幔,夏月浴罢,露台杂坐,两岸水楼中,茉莉风起动儿女香甚……”“凭波俯影,间以垂杨,盛暑则轩棂悉去,遍桂湘帘……水槛风栏,罗列惠兰、茉莉、鱼子兰诸花。闺人浴罢,纨扇生绡,闲眺游艇。” 可见当时秦淮两岸人家“锦绣十里春风来,千门万户临河开”的盛况。

我顺着甬道下到船坞。栏杆外,刚好一艘船驶过,在狭小的河道里兴起了波浪,原来这是柴油机作动力的画舫,后面拖着一连串的突突突声。

从李香君故居出来,看到旁边的商店门口很多游客坐在台阶上。店里很多人挤着讨价还价买南京的盐水鸭。我又来到来燕桥上望一望。河水阴暗晦涩,岸边长满迎春花和夹竹桃。在一片灰白相间的仿古建筑中,看着阴暗的河水,内心有一份说不上来的惆怅失落,感觉秦淮河完全没有了灵气和生气,她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

相传当年秦始皇为断金陵王气而开凿秦淮,自东吴起成为六朝古都,成就金粉六朝。至南宋在此设立江南贡院,成为江南文化中心,明清时期再度繁荣而达鼎盛。秦淮河承载了多少历史的繁华和才子佳人的美梦,因此而被称为中华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它绝对是中国文人的精神乡愁之一。而对于一个游子来说,最痛苦的还不是乡愁,而是回到故乡后的那种陌生感。

想起导游说过,现在的秦淮河一带就是一个小商品市场,忽然就明白了,是商业和铜臭更多地占据了这里。秦淮河似乎还在挣扎着保有那一丝丝的气息,但黑瓦白墙间,晦涩的河水中已了无生气,你再也找不到那份从容华贵和灵动优雅。是的,它的灵魂已经不在了。

黄昏时节,天空忽然明亮,只因下起了细雨。时值江南雨季,秦淮河淹没在迷蒙的雨中。我的眼前一片恍惚,有一天,秦淮河真的会没有了吗?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日志   网友日志   秦淮河   宋体   秦淮   江南   导游   文德   贡院   夫子庙   狭小   繁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