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陶行知改诗的文章

  篇一:阅读短文答案读过陶行知改诗这个小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抗战时期,陶行知到一所学校看到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后,即兴写诗一首,但是当场被一个小孩儿指正出诗句的不妥之处,于是,陶行知当场改正,表现了这位大教育家的虚心好学的精神。

  篇二:阅读短文答案读过陶行知改诗这个小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1)记人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课文写的谁?在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然后概括主要内容.

  (2)叙事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写景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景物?它有什么特点?按什么顺序写的?然后再进行概括.

  (4)状物的课文.阅读这类课文要抓住:写的是什么事物?从几个方面写了它的特点?怎样写的?然后进行概括.

  (供参考)

  篇三:阅读短文答案读过陶行知改诗这个小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陶行知改诗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到一所小学去参观,看到老师都不在,孩子们却自觉地组织起来,管理学校。他写诗赞道:“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陶行知把这首儿歌念给孩子们听时,大家都很喜欢。突然,一个八九岁的孩子却批评说:“你这首诗不符合实际,‘大孩自动教小孩’,大孩自动,小孩就不自动吗?大孩教小孩,小孩就没有教大孩吗?如果真是大孩教小孩,那又有什么值得奇怪的?”陶行知听了先是一怔,觉得孩子的意见很对,连忙笑着说:“对!对!应该改正,只改一个字就行了。” 陶行知将“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大孩互动教小孩”。

  篇四:阅读短文答案读过陶行知改诗这个小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阅读陶行知先生的一首小诗,完成练习小孩不小歌 1.这首诗的意思是:————————————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2.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_百度作业帮

  阅读陶行知先生的一首小诗,完成练习

  小孩不小歌 1.这首诗的意思是:————————————

  人人都说小孩小,------------------------------------------

  谁知人小心不小.2.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

  你若小看小孩子,-------------------------------------------

  便比小孩还要小. 语文kmubxuu2014-10-29

  1.这首诗的意思是小孩并不小.

  2.读了这首诗你感受到陶行知先生觉得人人都是平等的,要讲究民主.

  篇五:阅读短文答案读过陶行知改诗这个小故事你体会到了什么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本来事业并无大小,大事小做,大事变成小事;小事大做,则小事变成大事。”

  对此,你有什么样的看法?请结合自己的体会,以“大事与小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2008年1月28日,在深圳打工的杜登勇沿着结满厚厚冰层的京珠高速公路徒步寻找困在株洲的生病女友。他说:“我一定要找到她。就是爬,我也要爬到她跟前。”29日,零下2度,他走了100多公里,用了16个小时。记者送给他的面包和饼干他也没吃,他说:“我想起她还困在路上。哪里吃得下呀!”……

  杜登勇不远千里步行寻找女友的`事情,引发了许多网友的感慨。请你用抒情或议论的表达方式写一段网络感言。要求:语言简明得体;有一个明确的中心;60字以内。

  “自我认识与人生成功”话题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和话题写一篇作文

  据报道,一位中学生设计了一项航天飞机科学实验方案,自以为肯定能得到全国一等奖,结果在全国竞赛中只得了二等奖。发奖时,他竟拒绝领奖。还有一位中学生,在学校老师的辅导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了一项设计。当他得知工厂要将他的成果投入生产时,却单独和厂方洽谈,要厂方给他两万元,或送他出国留学。

  以上两名同学表现出明显的“自我意识”,而忽略了必要的道德观念。一个人的成长,一个科研项目的研究成功,需要“自我”努力,更需要别人的支持、帮助与合作等诸多因素,请以“自我意识与人生成功”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联系古今中外实际,字数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活中充满了矛盾。我们一方面对自己说对人要有爱心,爱人如爱己;一方面在外头又怕跟陌生人说话。我们一边叹息人际关系逐渐冷漠,一边又不愿意伸手去帮助路旁车子抛了锚的人。我们的借口是:怕自己被坏人骗了,怕自己在路边与麻烦事或麻烦人惹人关系。我们的怕,大概已经快要把我们的爱吃掉。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自定,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中国游客在国外旅游时的种种缺少公德的表现,引爆关于国人素质低的讨论。以90后为代表的“新新人类”进入社会之后,在个人修养方面受到的非议也并不少见。中国要成为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就要求国人实现从“百姓”到“公民”的嬗变,这其中,如何提高公民的个人修养,尤其重要。

  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 述而》

  文明就是要造就有修养的人——英国作家 罗斯金。

  许多思想是从一定的文化修养之上产生出来的,就如同幼芽是长在绿枝上一样。——歌德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老计一个人工作在大山深处,负责巡视铁路,防止落石、滑坡、倒树危及行车安全,每天要独自行走二十多公里。每当列车经过,老计都会庄重的敬礼。此时,列车也鸣响汽笛,汽笛在深山中久久回响……

  大山深处的独自巡视,庄重的敬礼,久久回响的汽笛……,这一个个场景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和思考?

  请在材料含义范围之内,自定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8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小诗   汽笛   短文   课文   文体   小事   题目   小孩   答案   材料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