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少年的恶变美文

  自己打败自己的远远多于被别人打败的。

  在浙江省温州市有一个“公益少年”,他在微信上发起了募捐,声称为一个财政困难的学校购买教学设备。一年多来,这名热衷公益事业并有侠义心肠的少年因此名声大噪。然而,一纸网络控诉,掩去了他所有的光环,“公益少年”因涉嫌以公益之名诈骗数万元善款,被温州警方立案调查。

  “公益少年”名叫向家强,今年刚满17岁,初中毕业后再没上学。向家强最初真的是一名热衷公益事业的少年,只不过他的私心太重。

  2013年,还在温州职校初三念书的向家强,因坚持不懈去围堵乱收停车费的人员,经媒体曝光后,逐渐走入公众视野。后来,向家强被吸纳到“温州市民间停车乱收费打击队”这个组织,但负责人很快发现他身上的毛病,好大喜功,不守规矩,有趁机敛财的私心,不久向家强便被这个组织除名了。

  被除名后,向家强活跃在网络论坛、微信朋友圈里,这时有许多形形色色的公益组织,打着救助募捐的旗号,究竟是真慈善还是伪公益,没人能搞清楚。这些热心人的善款何去何从,好像也没人监管。向家强觉得这是个发财的机会,于是,他决定另立山头。

  时隔不久,向家强成立了一支“温州市爱心志愿者公益服务队”。然后,他在微信朋友圈发布消息,声称永嘉一所小学办学条件困难,需要爱心人士捐款,购买教学设备,这条信息随后被很多人转发。向家强不仅在微信上大肆宣传,而且留了自己的联系方式和账号。不少爱心人士看到信息后,添加了向家强的`微信,并通过向家强提供的银行账户捐了款。

  这些善款,并没有流向向家强指定的那所学校,而是留在向家强的私人账户里。他知道盗用这些善款是违法的,但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也无人过问善款的去向,抱着侥幸心理,向家强从中取出一部分善款购买了一部苹果6Plus手机,刚开始他每天惶恐不安,担惊受怕过日子。过了几个月并没有被发现,向家强的胆子大起来了,他把所有善款取出来,购买了一部佳能单反相机和一台华硕笔记本电脑等物品,将善款挥霍一空。

  后来,汇钱的好心人发现善款并没有打到受捐学校的账户上,于是在网络上举报,随后又向警方报案。此时,向家强觉得大事不妙,在网络论坛上发帖,呼吁网友“最后原谅我一次”“给我一次重新做人的机会”,但为时已晚。迫于压力,向家强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承认自己所做的一切,他的父母则代为退还了2.62万元违法所得。

  法院以诈骗罪判处向家强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1000元。

  开展募捐活动帮助困难群众,这是一种向善的力量,但如果有人起了私心,把手伸向善款,不但会让公益募捐变味,也会让“公益少年”的人生变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美文   经典   公益   温州市   少年   温州   公益事业   私心   账户   爱心   组织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