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鉴赏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作品介绍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6卷第51首。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原文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

  作者:唐·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

  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寂,松风直似秋。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注释

  化感寺:“化感”全诗原作“感化”,校云:“一作感配,一作化感。”按:维另有《游化感寺)诗。又严挺之《大智禅师碑铭》(《全唐文》卷二八0)云:至京师,“游于终南化感寺”。(旧唐书·方伎传》曰:“义福……初止蓝田化感寺”。元镇(山竹扔题下自注:“由化感寺携来清源,投之辋川耳”。则当以作“化感”为是。盖“化感”误倒而为“感化”,化、配草书形近,因又误而为“感配”。化感寺在蓝田,此诗疑即维居蓝田辋川时所作。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与裴迪同作)》繁体对照

  卷126_51過感化寺昙興上人山院(與裴迪同作)王維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谿頭。

  催客聞山響,歸房逐水流。

  野花叢發好,谷鳥壹聲幽。

  夜坐空林寂,松風直似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大智   大乘   蓝田   盛唐   画中有诗   碑铭   佛教   野花   水流   作者   裴迪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