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起晚归追彩霞散文

  早起晚归追彩霞散文

  俗话说:"早霞阴,晚霞晴",由晴转阴的天气,早晨往往有霞。当太阳即将升出或刚刚升出地平线,红、黄、紫、橙色的云彩霞光四射。由阴转晴的天气,当太阳尚未落到地平线以下时,往往出现晚霞。这种情况在冬季较为常见。朝霞和晚霞在形态上大致相同,只是朝霞所含的紫色素略多于晚霞,拍摄的方法没有多大区别。

  摄影中用黑白胶卷拍摄霞光,对于滤色镜的运用是不容忽视的。恰当使用滤色镜,能使地面景物的色调深浅和层次符合要求。加黄滤色镜,云霞浓重,景物层次减少;加橙色或浅红色滤镜,云霞较薄,景物层次较多;加绿色滤色镜,云霞特薄至直消失,景物层次较丰富。曝光按天空云加绿色滤色镜的亮度测定。一般情况下,CB21度胶片用F8、1/60秒即可。拍摄云霞、日出一般都是逆光,这时地面景物呈剪影效果。如果要表现地面景物(或人物)丰富的层次,则需要加辅助光。辅助光的亮度,应和背景天空亮度一致。

  为了增加艺术气氛,使天空云彩的层次丰富,曝光依据可以是前景亮度的平均值,让背景云霞感光有些过头。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自动曝光相机拍摄朝霞和晚霞景色,容易出现曝光严重不足的毛病,这是由于天空中有太阳发出的强烈直射光影响的缘故。改善方法是将相机的自动档改用手控档,适当增加曝光量,如无手控装置,可采用把胶卷感光度调低方法。

  拍摄日出照片都是逆光下进行,这时的天空和地面景物光比较大,反差强烈。用黑白片拍摄时,最好在太阳呈紫红色时就按动快门,等到太阳变成橙紫色时再拍,效果就差了。为了减少或控制反差,可以以河流、海面为前景,或者在雨后的早晨拍摄。这样地面(水面)有太阳的反光或倒影,既减少了反差,又丰富了画面。根据主题需要,可以把前景拍成深暗的剪影。有条件的摄影者,拍摄日出最好使用长焦镜头。这样可以缩短景物空间距离,使太阳的影像大一些,缩小景物之间的大小比例,造成艺术上的夸张。

  彩色片对霞光、日出都具有更丰富的'表现力。日出、日落时分,光线色温在4000K左右,灯光型片不加滤色镜校正色温差异,能收到夸张色彩,渲染气氛的效果。用彩色片拍摄时,曝光可略大1/2或1/3级,使色彩更为饱和、艳丽。加一枚桔红色滤色镜,可拍出特殊效果,整个画面一片金红色,气氛尤为热烈。

  叙述了霞光、日出的拍摄,在此间还有一种晨曦,它也是抓拍照片瞬间的好时光。晨曦摄影题材极为广泛。城市街道上骑自行车上早班的人滚滚流动,乡村小道上肩扛农具下地的农民,三五成群背着书包上学的孩子,海岸线上,巡逻归来的解放军战士……人人都是精力充沛、生气勃勃,都可以摄入镜头。

  在这个时候拍摄,因光照角度低,最好选用侧光或侧逆光,以增加物体的立体感和质感,同时更能显示出物体反射出来的金光,从而增强艺术效果。如果用彩色片拍摄,无须因光线色温低而加用滤色镜;还是利用色温低造成的偏暖气氛,才能完美地表现出朝晖灿烂的意境。拍摄霞光和日出景色是以天空云霞和地面景物为曝光依据,如果让太阳的曝光准确,那么画面中其它景物将会因严重曝光不足而漆黑一片。因而说,在拍摄霞光日出景色的画面中,太阳既可成为主体,也可成为陪衬。太阳成了陪衬,比例也就小了。这就是两者间的区别。

  看日出日落各领风骚 怎样拍出动人心弦的日出日落照片

  日出、日落是大自然最壮美的景色之一,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从古至今,就有许多文人墨客把它们做为抒情的对象,摄影爱好者也不例外的喜欢抓住日出日落的美丽,许多风光片和抒情片都会以此为抒情对象。我们知道,在实际拍摄过程中,要想很好的表现日出、日落的壮美还有一定的难度,这设计到许多用光技巧。前面我给摄影爱好者介绍过江河湖泊的用光技巧,现在加上拍摄日出日落的用光技巧,相信只要你掌握了这些,一定会能记录下每个精彩瞬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美文   散文   彩霞   霞光   彩色片   滤色镜   色温   云霞   晚霞   景物   早起   日出   地面   太阳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