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神散文

  每个村子都会有一座庙。我们村的庙叫黑爷庙,庙里的神叫二黑爷,过年过节的时候,村民们就要向二黑爷虔诚的磕头还愿或诚心祈祷。

  这些年,青壮年大都在外打工,按常理说大都见了世面,人人都接触了互联网,也都用着各式各样的智能手机,可人们对神灵信奉程度却丝毫不减。近年来,每逢正月十五,抬着二黑爷的神像游街也渐渐成了一种风俗。

  游街队伍的最前面是三个炮手,一人推着小车专管运输炮仗;一人手里拿着铁叉,专管燃放二踢脚。胆子大的炮手干脆不用什么叉子,直接把手指当成了铁叉,等到捻子燃尽,适时松开手指,二踢脚砰地一声扶摇直上,还会飞得更高;还有一人专管燃放鞭炮,他也有自己的技艺,他一次点起两三把鞭炮,密集的炮声响起,他非但不松手反而旋转起来,像跳起了芭蕾,任鞭炮在脚下噼里啪啦的`乱炸,而一点也不会伤到自己。队伍每行至村里的标志性位置,譬如老槐树下、党支部门前、村委书记房子下面,就要点燃震耳欲聋的炮仗。鞭炮声将尽未尽之时,潮水一般的鼓声一阵紧似一阵的闯入人们的耳朵,排在之后的锣鼓手已经趁势点燃了激情,人们的注意力也从炮手转移到了鼓手身上。擂鼓的人虽然常年在外打工,可他们只要一摸着鼓槌,鼓点就从脑子里跳到了手中的槌子上,一旦进入了状态,鼓手就会闭上双眼,一手为主一手为辅、虚虚实实、摇头摆尾的任双槌在鼓面上飞舞,创造出一种与之前大为不同的另一番境界。锣鼓手后面是举着红旗的善男信女,紧接着就是由八人抬着的二黑爷,神像的后面村民们紧紧追随,排成长长的队伍。

  从小到大,我看过很多人在二黑爷庙里焚香祈祷,然而,我至今没有弄清二黑爷是哪路神仙。但我却也曾给二黑爷带着一多半的虔诚磕过几个响头。之所以说带着一半的虔诚,是因为老师教育我们烧香祷告都是封建迷信,而大人们笃信神灵,我的内心自然也充满了敬畏。倘若真的有蔑视神灵的举动,恐怕挨一顿笤帚疙瘩是在所难免真的。

  第一次给二黑爷磕头大概在十一二岁,那时候班里一共七个男生,不知哪天,非要约定拜把子结为异姓兄弟,于是在一个午后,在二黑爷的膝下三叩九拜,而那时的我总觉得这是一种儿戏,看着伙伴们模仿着大人们的动作,虔诚的双手合十,虔诚的将头重重的磕在地上,脑门上粘着落在地上的香灰,我居然忍俊不禁。与此同时,我又心存畏惧,害怕二黑爷会迁怒于我的不敬,于是几天来惴惴不安、心神难稳。

  这么多年过去,二黑爷的信众代代相传,虽然没几个人知道他位列哪一级仙班,但都知道他是神仙,他的义务就是保佑村民风调雨顺、安居乐业。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4

标签:美文   散文   炮仗   炮手   专管   神像   锣鼓   鼓手   庙里   神灵   鞭炮   虔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