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假课外书推荐

  章培恒

  年龄:75

  现职: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史

  主要著作:《洪升年谱》、《灾枣集》、《献疑集》

  编辑先生来信,要我为大学生的暑期阅读推荐几部书。这可难住了我。为年轻人推荐读物,总不能太旧,但我又实在推荐不出新书。正在彷徨不知所措之际,真所谓鬼使神差,竟有一家企业给我寄来了一本时尚杂志《名牌世界》,其卷头的“编者的信”《裸露一颗心》中引了杜拉斯的话:“最好的作家从不写作,写作无异于自我羞辱。”我不由眼睛一亮,这跟咱们老掉了牙的名言“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不正血脉相通?然则新与老之间原没有隔着万里长城,我也不妨按照我的已经过时了的趣味推荐几部试试。

   马克思、恩格斯:《神圣家族》

  我不是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专家,本不配推荐这类著作。但此书中有许多论述是我在以前从未见到过的。例如,在该书第六章有这样一段话:“18世纪的唯物主义同19世纪的英国和法国的共产主义的联系,则还需要详尽地阐述。我们在这里只引证爱尔维修、霍尔巴赫和边沁的著作中的一些特别具有代表性的段落。”而被引证来显示此种联系的这些“段落”中,包括爱尔维修的“人并不邪恶,但却是服从于自己的利益的”;霍尔巴赫的“人在他所爱的对象中,只爱他自己;人对于和自己同类的其他存在物的依恋只是基于对自己的爱”;边沁的“如果承认为了增进他人的幸福而牺牲一个人的幸福是一件好事,那末,为此而牺牲第二个人、第三个人,以至于无数人的幸福,就更是好事了”。这都使我很感兴趣,所以希望爱好思考的朋友大家读一读。

   卡尔·A·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

  此书的中译本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1989年出版的。其《内容提要》说:“这是西方学者论述东方社会理论及比较政治学理论的颇有影响的一部著作。作者自称以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学说为基础,其主要观点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东方国家都是‘治水社会’,这种社会需要大规模的协作,而这些协作又反过来需要纪律、从属关系和强有力的领导,由此便产生了专制君主和‘东方专制主义’。……翻译此书,使我国学术界对该书进行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研究,明辨理论是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想,这是说得很好的。此书把其所谓的“东方专制主义”表述得极其清晰,确实值得对其作“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研究”。而且,如果按照此书的理论,我国古代的文化都不免打上“东方专制主义”的烙印。志在颂赞我国古代文化者更不应将它轻易放过。

   残雪:《五香街》

  《五香街》是海峡文艺出版社的《非主流文学典藏》的一种。残雪大概确实属于非主流文学。她自己说:“我不能搞现实主义,将来也如此,我只能进入一种超自然的状态来创造,我必须提起我的精神沉浸在最狂野的遐想之中。我的所有的人物与事件都是我的创造,它们不需要符合一般人能够理解的那种现实,我故意使它们与现实作对。我将聚集起我的全部情感和想象来反对现实的铜墙铁壁。”(残雪给美国罗兰·詹森的信,引自罗兰·詹森《残雪的疯狂冲击》)所以詹森说:“她的所有的故事均源于没有特别强调的苦难,源于‘疯狂的冲击’,源于绝望爆发的冲动。”(同上)这使读者在阅读她的作品时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说阅读本身就是一种创造。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感受到这种绝望的冲动而沉浸于其中,尽管我们所体味到的与作家的绝望的冲动必然存在或大或小的距离,但这是直面真的艺术品时的正常的现象。

   金庸:《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的版本很多,这里就不注版本了。金庸的武侠小说本本可读,其中最能显示主人公的自由、独立的人格的,当数《笑傲江湖》与《神雕侠侣》。如果暑假里要做的事情很多,在这两种中只能选择一种,那我推荐《笑傲江湖》。因《神雕侠侣》中还偶有落套之处,如其强调“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并让杨过因此而感悟到自己只注意个人的恩怨、情爱而不为国家、民众出力的渺小,终于在襄阳城建了大功。但在建功以后,杨过就携着小龙女回到了古墓中,再也不问外事了;尽管在其隐居期间发生了郭靖夫妇殉国、南宋灭亡这样的大事(参见《倚天屠龙记》)。然则杨过原先的觉悟到哪里去了?我想,杨过之与小龙女隐居其实无可厚非,只是写杨过原先的觉悟似多少有些落套。在《笑傲江湖》中,这些落套的东西都没有了,真称得上晶莹澄彻。

   葛剑雄:《悠悠长水》

  这是葛剑雄教授为其老师、已故的谭其骧院士所写的传记,列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往事与沉思》传记丛书。此书不仅写出了谭先生的出类拔萃的学问和值得尊敬的人格,而且还有两大好处:第一是写了谭先生所处的时代,使我们对这时代增加了许多具体的认识。第二,尽可能写出谭先生的全人及其全部重要的遭遇。我尤其看重的是第二点。因为有些传记虽把传主写得很可尊敬,但却缺乏生活气息,甚至不像活人。这部书中的谭先生却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既有他的卓越之处,也有他的无奈。例如吧,其中写到谭先生的夫人出身豪富之家,在结婚时,请柬是女方的听差去邮寄的,这位听差“贪图小利,揩油了邮票钱,寄喜帖的信封上没有贴邮票,以致很多信被退回”。所以谭先生的好些亲友都不能前来赴宴。这惹得谭夫人很生气、谭先生很尴尬。像这类很能凸现谭先生处境的细节,其实同时也就显示了他终于战胜这种处境的坚毅。这在一般传记里是会被认为有损于传主的尊严而避讳的吧,但葛先生却全无所避。听说他为这种无所避忌的写法而被告上了法庭,但幸而他胜诉了。

  吴国盛

  年龄:41

  现职: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研究方向:科学史、科学哲学

  主要著作:《科学的历程》、《追思自然》

  暑假期间的大学生,无论是理工科的还是文科的,如果愿意阅读有关科学的书籍,我建议可读一些科学人文方面的著作。这些著作对文科生而言,可以增进对自然科学的了解,以补足固有知识背景之欠缺;对理科生而言,可帮助对科学的总体方面有一些认识,以弥补课内专业知识学习的不足。考虑到阅读时间的限制以及书籍的可获得性,我只推荐四种。

   《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许良英等编译,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

  1976年-1979年间编就的中文版《爱因斯坦文集》三卷本是汉语世界爱因斯坦研究的重大成就,也为普通读者阅读爱因斯坦提供了合适的读本(湖南科技出版社已经出版5卷并将陆续推出鸿篇巨制的中文版《爱因斯坦全集》,有进一步兴趣者可以阅读)。其第一卷主要是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等科学哲学的文章,第二卷主要是科学论文,第三卷主要是社会政治方面的言论。可能由于版权方面的原因,这个三卷本文集尽管早已售罄却一直没有再版重印,不过大学图书馆以及一些公共图书馆通常都有丰富的收藏。爱因斯坦不仅是伟大的科学家,而且对近代科学的哲学背景有深刻的反省,堪称伟大的哲学家。我认为,读文集第一卷能使人们对科学精神有更好的理解。

  今年暑期读爱因斯坦还有一个理由,这就是今年是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纪念。1920xx年,26岁的爱因斯坦接连发表了5篇重要论文,其中狭义相对论的文章、解释布朗运动的文章和解释光电效应的文章,被认为每一篇都可以获得诺贝尔奖。20xx年6月的联大第58次会议决定把爱因斯坦奇迹年100周年的20xx年定为“联合国物理年”。我想,阅读爱因斯坦也是对奇迹年的一种纪念。

  关于爱因斯坦的书籍非常之多,如果你还有时间和兴趣,推荐阅读《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爱因斯坦的奇迹年的5篇论文结集《爱因斯坦奇迹年———改变物理学面貌的五篇论文》(施塔赫尔编,范岱年、许良英译,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权威传记《爱因斯坦传》(派斯著,方在庆等译,商务印书馆20xx年版)。

   《从一到无穷大》(伽莫夫著,暴永宁译,科学出版社20xx年版)。

  这是科学写作史上的一部奇书,把新颖深刻的科学思想与善打比喻讲故事的生花妙笔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以至许多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都喜欢读这本书,认为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激发新的灵感。其雅俗共赏的特征,也许可以与金庸武侠小说相比。作者伽莫夫(1904-1968)是俄裔物理学家,他虽然没有获得过诺贝尔奖,但20世纪最伟大的四个科学模型(夸克模型、大爆炸模型、双螺旋模型和板块模型)的中间两个都与他密切相关,其中大爆炸模型就是他首先提出来的,而双螺旋模型所代表的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得益于他首先提出的遗传密码理论。科学界普遍认为大爆炸模型应该获诺贝尔奖,而且首选的获奖人选就是伽莫夫,可惜他去世较早,与诺奖无缘。伽莫夫像是科学界的智多星,许多革命性的观念不断从他的头脑里蹦出来,而这些新观念在《从一到无穷大》这本书里经常有不经意的流露。值得提出的是,书中幽默生动的插图全部出自伽莫夫本人之手。除本书外,他还写有《物理世界奇遇记》,也有中文版(吴伯泽译,湖南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可供阅读。

   《数,科学的语言》(丹齐克著,苏仲湘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

  数学是人类智力的一朵奇葩,我个人认为,未能领略数学之奇妙,是人生一大遗憾。丹齐克的这本书是本老书,但写得很有滋味,译者译得也古色古香。据说爱因斯坦很喜欢读这本书。现代中国读者一听说数学,总是马上联想到计算工具,这是极大的误解,也是现代人功利主义地衡量一切人类智慧的表现。在数学中,其实包含着人类存在的奥秘。怀特海说过,数学与善都代表着人类对理想的追求。对数学文化有进一步兴趣的读者还可以阅读《数学:确定性的丧失》(克莱因著,李宏魁译,湖南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寂静的春天》(卡逊著,吕瑞兰等译,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1962年出版的这部书被认为是现代环境运动的肇始之作,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1907-1964)在书中详细考察了DDT(编者注:滴滴涕,是一种难以降解的杀虫剂)的使用对野生生物的危害,提醒人类在工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环境,并大胆地批评了狂妄自大的人类中心主义。此书已成“绿色圣经”,由于它,世界各国逐步停止了DDT的生产和使用(DDT的发明曾获得过1948年度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由于它,公众开始关注环境问题,并掀起了全球性的环境保护运动。我认为,当代的大学生如果缺乏基本的环境保护理念,则是文明修养方面的重大缺陷。树立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可从读《寂静的春天》开始。(编者按:吴国盛教授还推荐了60部西学名著,供大学生提高科学人文素养参考,网址:;rcid=5)

  吴国光

  年龄:47

  现职: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讲座教授

  研究方向:比较政治、亚太地区国际关系

  主要著作:《论中央-地方关系:中国制度转型中的一个轴心问题》

※本文作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1

标签:美文   散文   优美   詹森   商务印书馆   笑傲江湖   爱因斯坦   专制主义   残雪   此书   模型   暑假   著作   大学生   科学   课外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