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尚斋散记后记散文集

  这是我的第二部散文集。

  我是沿着2009年第一部集子出版后所撰写发表的散文汇集成册的。原来的计划只收录2014年底以前刊发的散文文稿,其中《清油河的变迁》是第一部集子出版时遗漏的一篇文章,修改后充实到这部集子里,加起来正好99篇。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人们的观念里,九和五通常象征着高贵,古代帝王之位便是“九五之尊”。《楚辞?九辨》有言 “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易?文言》传中也说“乾玄用九,乃见天则”。九是最大的阳数,何况俩九呢。可我又在想,上一部集子收录的文章105篇,要对得起读者,不敢说内容更丰富,起码篇目要更多。这部集子年初交出版社,夏季已批了选题,可琐事缠身,迟迟未能投入到出版的行动中,直到今儿个才又坐在案头,摆弄起今年以来发表的文章,翻了个遍儿,也不过七八篇散文文稿而已。有一篇文稿是写一位乡村孝歌手的,这个朴实的山民所唱的`孝歌不是照着传唱的老歌本翻唱,而是结合现实生活编撰具有教育和讽刺警示意义的歌词,受众者有平民也有革命干部,只是歌唱在丧葬场合,多少有些有悲凉气息,内容也不甚文雅,我以为确有警示意义,掂对再三,不忍舍弃,就把它收录进来了。我深知好文章是要做到立意高远语言凝练层次分明布局合理,我也在提升精品意识。我突然想到,舞台是多么绚丽辉煌的地儿,那里都容许哼哼呀呀通俗歌曲登台,书本里咋就容不下平民的俗呢。请读者谅解的是,收录的文稿绝非滥竽充数,也是想让这本书多一些不同声音罢了。

  要是再忍耐一个冬季,兴许有更多春天的故事在书本里传奇。我是想在近一个时期走一些地方,充实文笔,让写作的内容更加厚实。可创作无止境,写到这里一停顿,算是对这五年多的散文一个小结吧。

  感谢各级报刊编辑老师刊发我的文章,这是我创作的动力,让我一刻也没有停歇创作的脚步。

  这部集子的书名原打算用书中的某篇文章题目为名,征求了宝明仁兄和宏刚先生,我写的是散文随笔,就把我的斋号用上吧,又考虑到上一部集子书名六个字,文章是得越写越要凝练的,这便成了《石尚斋散记》。

  感谢龙凤国际联合会主席、龙凤文化研究专家、作家、《西安日报》社高级编辑庞进先生为文集作序。感谢太白文艺出版社编辑老师对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汪海珍老师对初稿校对。感谢一直以来帮助、关心、鼓励我创作的文学前辈、各位文友,我会把您们的盛情凝作写作的源泉注入血液在笔端吟唱,在下一部集子里发出强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8

标签:美文   散文   散记   散文集   集子   凝练   文稿   后记   编辑   老师   内容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