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呼散文

  陌生人见面切忌称呼:“喂!”很不礼貌,别人可以不理你。但称呼啥呢?这是一门学问,很讲究的。

  记得很久以前,称呼不认识的男的一律叫“同志”,女的叫“女同志”。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称呼也变化了。

  在一个单位是同事,是熟人,年龄相仿大多数人喜欢直呼其名。年龄大的叫年龄小的可以称呼“小张”“小马”等等。然而,年龄小的'就不能叫年龄大的为“老张”“老马”。“老张”“老马”是同龄人才可以叫的。对老板、领导、上级的称呼不在这里谈及。

  亲人之间的称呼是代代相传,长幼辈分,不能乱叫,该呼啥就呼啥。

  我主要想说的是陌生人之间的称呼。

  外出办事,异地公务,旅游途中,都会与陌生人打交道,就免不了称呼。称呼好了,就有好的氛围,说话办事就方便,心情愉悦,否则,就会尴尬,甚至有麻烦。

  记得好几年前,我与同事在西双版纳办事,要去车站,不知往哪儿走。见到路边穿着打扮一看就知是当地的两个女子,同事上前去高声问道:“大嫂,请问车站往哪儿走?”他连问几声不见答应。我给他使了眼色。同事退了回来,我走上前去,轻声问道:“打扰两位阿妹,我们要去思茅,麻烦你们告诉我们车站在哪个方向吗?”两位傣族女子笑眯眯地说:“就从前面一直走,岔路口往右,就看见了。”原来,她们不喜欢陌生人称呼她们嫂子,却喜欢听别人叫她们阿妹。

  那年,单位组织去爬华山。人山人海,好不容易挤进上山车,已没有座位了。旁边坐着的两个女的,穿着打扮很时髦,但还是一眼就看得出来应该是母女,长得很像。路上弯道大,车子甩来甩去的,免不了碰着她们一下。我赶紧说:“对不起!这破车,让我不小心挤到你们姐妹了!”那位母亲赶紧说:“没事的。”说完把坐在我旁边的她的女儿拉了坐在她身上,对我说:“这位大哥,你坐下来。出门不容易啊!”巧的是,在山上游玩时又遇到这对母女,那位母亲老远的就朝我笑了笑。

  昨天吧,我接女儿的路上顺道去菜市场买菜。见一侧身对着我、披着披肩的菜民的担子里的土豆特好,很想买几个,就喊道:“大姐,你的土豆多少钱一斤?”待她转过身来一看,我心里暗道:“麻烦了,应该叫老大妈的。”没想到她爽快地说:“很便宜。”当称足了土豆后,她又捡了一个给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2

标签:美文   散文   傣族   思茅   特好   阿妹   母女   土豆   陌生人   车站   同事   年龄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