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最美六月天散文

最美的季节,应该是春天吧。当南方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时候,我的家乡——关东,却依旧草儿不绿,花儿不开,依旧是春寒料峭,寒风袭人。尤其是近几年来,关东好像没有了春天,在最热的那几天里,就一下子从冬天过渡到了夏天。
  没有了春天,也就没有了春天的感觉。只感觉昨天还是寒风袭人,今天却开始艳阳高照,人们的动作明显比不上物候,昨天还是厚厚的保暖内衣,今天就有人穿上了半袖。记忆中,有两年没有享受春天了,朋友们笑着说:“家乡少了一个季节,没有了春天。”
  是啊,从去年开始,南方春暖花开的时候,关东气温还是十度以下,看着电视上的新闻节目,南方鲜花盛开,草长莺飞,关东的冰雪依旧缠绵着大地,不舍得离开。就连路边生命力最旺盛的小草,也怕冷似的,迟迟不敢露面,羞涩地低着头,用那一抹枯黄,点缀着关东的大地。风中的垂柳,枝条不再僵硬了,却也不敢在风中狂舞。肥沃的黑土地,再加上青黄不接的树叶,让关东的大地,没有了丝毫可爱之处。这时的关东,草没绿花没开,大块大块的土地裸露着黑黝黝的肌肤,映着不灰不蓝的苍天,我的.家乡,怎么会有丝毫的美丽呢?就连我,也找不到关东一丝一毫的美感。
  这,也许是家乡的遗憾吧!
  有道是:人勤春来早。家乡勤劳善良的人们,却也要耐心地等待春的来临。
  慢慢的,清明来了,谷雨来了,布谷声声,催人们播种。天气也就阴一天晴一天的,时好时坏。正像人们说的那样:“猫一天狗一天,阴晴不定。”天热时人们穿着单衣,天冷时还是穿着棉衣耕种。就连路边最顽强的小草,依旧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漫山遍野的绿色。唯有那四季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关东最耐寒的野菜婆婆丁(就是蒲公英),也是躲躲藏藏的,若有若无,让人想起唐人韩愈“草色遥看近却无”的诗句。
  五一前后,田里的玉米播种完成,苍茫的大地还是不紧不慢的,种子在地里憋着劲等待破土而出。整个青山还是青黄不接的颜色,路边的杨柳,渐渐有了浓浓的绿意。唯一的变化,应该是那一望无际的稻田,由于水的灌溉,清亮亮的一片,再加上刚插上的秧苗,稍微有了一丝丝绿色。还要再过几天,玉米种子破土而出,插下的秧苗也缓过了劲,那漫山遍野的绿色,才海洋似的铺展开来,成就了关东最美的季节。
     这时候,六一儿童节已经过去了。那满眼的绿色,才是关东最美的景色。除了弯弯曲曲的道路,或黄或白或灰或黑,余下的全是醉人的绿色,深绿的是常青的松柏,翠绿的是路边的小草,浅绿的田野里的玉米苗,五颜六色的是那些不知名的野花,大大方方地开满了田间地头,坡底山顶。五花八门的山野菜,也充分展示了自己的勃勃生机和诱人的风采。放眼望去,全是绿色,和风中飘满了杨花榆钱柳絮,山中盛开着一串串洁白的刺槐花瓣,吸引了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在花丛中留连飞舞。大路上飘满了各式各样鲜艳的彩裙,那一定伴随着关东少女飞扬的神采,娇媚的容颜,婀娜的身姿和火辣辣的情话。
  是啊,蔚蓝的天空下,是一望无际绿色的海洋。远处的巍巍青山,绿得豪迈;绿得深情。近处的禾苗,绿得温柔;绿得细腻。不管是绿得深的,还是绿得浅的,绿得浓浓的,还是绿得淡淡的,都那么直接,那么干脆地绿在人们的视觉里,分着层次,映着人的眼睛。千山一碧,说的就是那种景象吧。乡亲们居住的农家小院,一律的红砖碧瓦,海洋蓝的窗户玻璃,在阳光的照射下反射着光亮。门前几棵高大的白杨,干干净净四四方方的院落,一只老母鸡带领着自己的孩子,悠闲地在草地上觅食……
  蓝天、绿树、红墙、碧瓦、白杨、小院,老母鸡领着孩子在捉虫子,所有这些,不正是一幅最真实的关东风情画吗?
  这才是我最美的家乡,这才是我最爱的关东。关东的春天,虽然晚了,在关东人的眼里,这时的家乡,依然是最美的。
  六一过了,大街小巷的小商小贩,叫卖着南方来的樱桃西瓜。各家水果超市的柜台里,也摆满了各样应季的水果。而家乡的山杏、樱桃和野生的草莓,还要过几天才能成熟呢。可那些馋嘴的孩子却等不得了,早就手脚并用地爬上了树,迫不及待地品尝着那青涩的山杏,虽然酸得呲牙咧嘴,吐着酸水,仍旧一个接一个地往嘴里塞,嚼得咯磞咯磞的,津津有味。
  这才是我的家乡,这才是关东的六月天。虽然姗姗来迟,依旧是最亮丽的关东风情画。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六月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美文   散文   风情画   秧苗   青山   青黄不接   破土而出   漫山遍野   路边   家乡   大地   春天   六月天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