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赋比兴的赏析

  导语:相信大家都知道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主要表现手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诗经中赋比兴的赏析,欢迎借鉴!

  《诗经》中的赋比兴手法艺术手法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赋比兴,对基础知识做一个了解:

  第一我们来说说什么是"兴"?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兴”也是《诗经》乃至中国诗歌中比较独特的手法。

  那么“比”呢?

  “比”:“以彼物比此物”,也就是比喻之意。

  《诗经》中用比喻的地方很多,手法也富于变化。如《氓》用桑树从繁茂到凋落的'变化来比喻爱情的盛衰;《鹤鸣》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硕人》连续用“葇荑”喻美人之手,“凝脂”喻美人之肤,“瓠犀”喻美人之齿,等等,都是《诗经》中用“比”的佳例。

  最后,来说说赋

  “赋”:“赋者,敷也,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就是说,赋是直铺陈叙述。是最基本的表现手法。 如“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即是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

  《秦风·无衣》就是一首赋体诗。诗歌句式大同小异,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诗意层进中表现战士崇高的内心世界。

  扩展阅读:诗歌中的虚与实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虚与实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首先,介绍一下诗歌中的“虚”。 具体

  诗歌中衬托(正衬和反衬)手法

  诗歌中 衬托 ( 正衬 和 反衬 ) 手法 “衬托” 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美文   古诗文     诗经   赤城   铺陈   中用   比喻   手法   诗歌   表现手法   事物   美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