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城南和塞下曲·其二的原文和习题

  战城南

  杨炯

  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

  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

  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1)两首诗的题材都是,都描写了的自然景象。(3分)

  (2)《战城南》中“寸心明白日”一句所表现的情感,与《塞下曲》的整体情感有什么不同?(4分)

  参考答案:

  (1)战争(战事、征战等)(1分);秋风凛冽、河水冰寒、黄沙飞舞的苍凉辽阔。(2分)

  (2)“寸心明白日”一句,表现出战事虽然艰苦,但征人仍有光明的内心世界,体现了他们立志杀敌的情感(2分);而王诗写出了四季黄尘弥漫、战死者尸骨遍野的惨状,表现了诗人愤激反战的情感(2分)。

  对比赏析:

  《战城南》是用乐府旧题写的'一首五言律诗。诗歌虽然以征战者的口吻讲述了远征边塞的军旅生涯,但已不同于汉乐府中的《 战城南 》那样写得血流成河、惨不卒读了。诗中的主人公在叙述战争时,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充满了胜利的希冀。诗的格调雄浑激越,洋溢着浓烈的爱国之情。

  王昌龄《塞下曲·其二》作于盛唐时期,作者为王昌龄。这首乐府曲以长城为背景,着重表现军旅生活的艰辛及战争的残酷,,描绘了战争的悲惨残酷,体现了诗人对不惜民力,穷兵黩武的反对情绪。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后四句写长城一带,历来是战场,白骨成丘,景象荒凉。 全诗写得触目惊心,表达了非战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临洮   城南   寸心   乐府   长城   白骨   习题   景象   原文   残酷   战争   情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