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曲江萧条秋气高》翻译赏析

  《曲江·曲江萧条秋气高》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其古诗全文如下:

  曲江萧条秋气高,菱荷枯折随波涛,游子空嗟垂二毛。

  白石素沙亦相荡,哀鸿独叫求其曹。

  【前言】

  《曲江三章章五句》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古诗组诗作品。第一章诗人借曲江秋季萧瑟,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忧伤。第二章写诗人放歌解忧,语似旷达,实为悲愤之词。第三章写诗人仕途无望,意欲归隐,抒发了内心的愤懑心情。此诗章法独特,前三句连韵作一顿,为杜甫自创的“连章体”。全诗层次井然,首尾相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

  【注释】

  ⑴曲江:一名曲江池,故址在今西安市东南,为汉武帝所造,因池水曲折而得名。唐开元中疏凿为游赏胜地,南有紫云楼和芙蓉苑,西有杏园和慈恩寺,春秋佳日,游人如云。

  ⑵萧条:寂寥冷落。

  ⑶游子:杜甫自谓。嗟:感叹。垂二毛:年将老意。二毛,头发斑白。

  ⑷白石素沙:即净石白沙。相荡:谓白石素沙在水中相荡磨。

  ⑸哀鸿:孤雁哀鸣。曹:同类。

  【翻译】

  曲江秋气肃杀景物萧条,枯折为菱荷随着波涛漂摇,飘泊他乡的我啊空叹岁目已老!江边的`素沙冲刷着白石,哀呜的孤雁将同伴寻找。

  【赏析】

  第一章诗人借曲江秋季萧瑟,抒发个人怀才不遇的寂寞和忧伤。首句“曲江萧条秋气高”,写诗人秋游曲江,曲江一派萧条冷落景象。次句“菱荷枯折随风涛”,写秋风瑟瑟,菱荷残枝败叶在水面随风不停摇曳。诗人缘情写景,因而景随情迁。诗中以景起兴,曲江秋气感人,诗人不免有年衰之叹。第三句“游子空嗟垂二毛”,写诗人宦旅京华,郁郁不得志,年纪将老而功名无成,面临秋色寂寥的曲江,诗人感慨万千。末二句“白石素沙亦自荡,哀鸿独叫求其曹”写曲江水下白石、素沙,在流水中摇荡不定;孤独的鸿雁悲哀鸣叫,仿佛是在寻求它的伴侣。诗中以此作比,暗喻诗人落魄孤零之况,烘托了诗人失意寂寞的心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曲江   旷达   萧条   怀才不遇   杜甫   萧瑟   古诗   游子   诗人   寂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