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应龙客怀译的鉴赏

  客怀何应龙阅读答案 翻译 鉴赏,这是南宋著名诗人何应龙所创作的一首诗,抒发了作者异乡客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怀。

  原文:

  客怀

  何应龙

  客怀处处不宜秋, 秋到梧桐动客愁。

  想得故人无字到, 雁声远过夕阳楼。

  客怀字词解释:

  1.不宜秋:不适合秋天

  2.故人:亲人

  3.无字道:毫无信息

  客怀翻译:暂无

  客怀阅读答案:

  试题:

  1.诗的最后一句是如何写景的?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案:

  1.雁声远过夕阳楼”:那一声声雁叫,徒增诗人的失望,只那一声声雁叫,也早让人心欲碎了。“远”字极妙,诗人盼“字”到来,雁却远远地飞过,颇有无情之叹,此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目送鸿雁消失在夕阳的光里时的失望和颓然默坐的神情。

  诗人并不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写因秋而来的悲愁,而是缓缓写来,轻轻落笔,让愁思如“密雨斜侵”,欲罢不能,以现愁思之深。抒发了异乡客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怀。

  客怀创作背景:暂无

  客怀赏析:

  首句“ 客怀处处不宜秋”,漂泊不定、天涯羁旅的情怀是脆弱的,常常经不起一片秋叶的飘落。

  “处处”虽有到处之意,却又深刻地道出了游子极易悲秋的情怀。

  “不宜秋”是惆怅之语。之所以“不宜秋”,是因为“秋到梧桐动客愁”,秋风时至,梧叶翻飞,秋雨梧桐的.萧瑟景象触动了游子的悲秋。

  “梧桐更兼细雨”“秋雨梧桐叶落时”的凄苦场面,怎不令人备感寂寞、空虚、无聊和无奈。在孤单寂寞的秋日里,能有亲人的一言半语,或许也宽慰孤独的灵魂,然而却又“故人无字到”,“无字到”便更加重了孤独,无疑是愁上加愁了。

  这与杜甫“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有相近之处。“ 雁声远过夕阳楼”那一声声雁叫,徒增诗人的失望,只那一声声雁叫,也早让人心欲碎了。“远”字极妙,诗人盼“字”到来,雁却远远地过,颇有无情之叹,此刻我们似乎看到了诗人目送鸿雁消失在夕阳的光里时的失望和颓然默坐的神情。

  诗人并不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来写因秋而来的悲愁,而是缓缓写来,轻轻落笔,让愁思如“密雨斜侵”,欲罢不能,以现愁思之深。

  本诗抒发了异乡客怀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情怀。

  个人资料:

  何应龙,字子翔,号橘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泰进士,曾知汉州,与陈允平有交(《西麓诗稿·别何橘潭》诗)。著作已佚,仅《南宋六十家小集》中存《橘潭诗稿》一卷。一生官运颇顺,其文以诗见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诗稿   直抒胸臆   愁思   故人   梧桐   诗人   情怀   夕阳   亲人   失望   何应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