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文言文解析

  《马说》文言文解析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语法修辞库】

  伯乐,读(yuè),是借代用法,借来代替识马者。

  第一段末句“不以千里称也”,表达出作者对名马受屈、埋没的不幸遭遇无限惋惜、慨叹,语气极为低沉。

  马之千里者。(者,助词,使定语后置,即“千里之马”。)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即“欲与常马等且不可得”把连词“且”前置。

  第二段最后说“安求其能千里也”,运用反诘的句式,表达了满腔的愤激不平。

  第三段终了写道:“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呜呼”之后用一个感叹号,是对那些一无见识却又妄自论断者发出的'悲叹,“其真无马邪?”是对上述的错误结论的反诘,有咄咄逼人之势。“其真不知马也!”正面提出与对方截然相反的结论,字字铿锵,凝聚着对妄言无马者的抨击与卑视,直抒了郁结已久的不满的感情。前一句为反诘句,后一句为判断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3

标签:美文   古诗文   文言文   伯乐   借代   愤激   连词   助词   妄言   感叹号   千里马   结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