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情的文章散文

  我们离开了家乡,肯定有思念自己的家乡吧!大家知道怎么样书写关于乡情的文章吗?以下是小编整理好的关于乡情的文章散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乡情【1】

  乡情是什么?

  在你乡情的点滴里,也许是一口亲切的乡音,或者是一湾春水几缕飞云,也可能是村头的那棵老槐树和夏夜里荷塘的蛙鸣。

  杜甫曾对乡情感叹:“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贺知章说乡情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鲁迅先生的乡情是“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余光中的乡情里的乡愁充满了对祖国统一的渴望: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上世纪十年浩劫里,马思聪先生为了避难逃到海外,那浓浓的乡愁化成一曲如诉如泣的《思乡曲》。

  居里夫人年轻时为了求学,离开故国波兰到法国后,因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回到故乡。每当她想起家乡的时候,就唱起法兰西那首著名的思乡的民歌:

  “燕子你飞到了什么地方,可曾看到我亲爱的家乡?

  太阳下马群在泉边饮水,迷人的金盏花漫山开放。

  在群峰和海浪拥抱的岸旁,风中的白杨树沙沙作响。

  葡萄结实麦穗金黄,故乡的田野多么芬芳。

  有的人离开家乡到处流浪,终身向往着童年的村庄。

  燕子啊你飞到我家门上去做窝吧,给我母亲带回游子的梦想。”

  乡情交织着爱情、亲情和友情,与那份对故土深深的眷恋之情。

  乡情是对儿时的怀念,是悠悠的追忆,是幽幽的哀怨,是淡淡的忧伤,是绵长的牵挂,是远离故土的游子那一颗赤诚的心……

  很多人的乡情常常是儿时的梦境。

  小时候生活在山里,常常独自一人来到一个很高很高的地方,遥望着比这儿还要高的远处山顶,好象是想望穿那些阻挡住自己视线的群山。

  山那边是什么呀?总想去看看。听大人们说:山那边有火车、轮船,还有比百多个村寨还要大的城市。那城市里的楼房比村头的那棵古树还要高许多。城市里的夜晚各种各样颜色的灯光和白天一样地亮。城里的人们都穿着好看的衣服,他们不用放牛,不用砍柴,也不用下地干活儿,他们都在宽敞的工厂里干活儿,他们管“干活儿”叫“上班儿”。

  因此,当有大人们要出山时总缠着大人们说:“带我去,我要去看看嘛。”

  大人们说:“你好好地念书,就能去了。”

  于是,我便成为村小学里最用功的孩子,那昏黄的桐油灯常常在我房间里一亮就是一整夜。

  终于有一天,我背着行囊,走出了山里,来到了一座陌生的城市。

  望着城里高楼林立,车来人往,我已辨别不出我来的方向。这就是我儿时梦里的城市。

  许多年过去,我早已生活在这城市里。

  城市生活虽然繁华而舒适,可那心的底层里却总藏着一份沉沉的牵挂,有时候这种思绪挥之不去,延延绵绵,魂牵梦绕。所以常常梦中回到儿时的山里。鸟儿快活地鸣叫在树林里,清风习习,流水淙淙,清澈见底的小溪游着自由的小鱼。月光下的场坝上,儿时放牛砍柴的小伙伴们无忧无虑的唱着儿歌:“大月亮,小月亮,哥哥起床做木匠……”

  当与孩子说起山起的故事时,孩子常常问父亲:“那山里边到底有些什么呀?”

  我能说什么呢?不同的成长环境产生的不同的感情,父辈的经历对她来说好陌生。我的这份乡情她能懂吗?

  我只能告诉孩子:“山里全是爸爸儿时的梦境!”

  写不尽这浓浓的乡情【2】

  我是一朵望乡的云,飘飘散散,随风轻舞着身姿,倦鸟盼归巢,月是故乡明,几曲离殇,写不尽这二十余年的乡情。

  我出生在蝶舞飞扬的秋天,中秋节的前一天,自然骨子里有着秋季的忧伤与怅惘。在农村,我是一个受到命运诅咒的孩子,成长的足迹被献上了苦难的厚礼。我的家乡在虹溪,我喜欢我的家乡,喜欢大自然赋予它独特的美,在这片土地上,我可以尽情挥洒孩子气的青春,可以尽情奔跑于马草塘边,不问归期,不盼花期,只愿徜徉在它的怀抱里。却不知从何时起20岁的青春,显得这么多愁善感。

  秋夜的远处,蛐蛐声不绝入耳,不时传来声声车笛,我的心微微颤抖着,躲在被窝里,肆意地敲打着手机键盘。

  我家在北门,是虹溪镇的一条主街道,连接着车站、公路、三中,自然夜深人静也会有车经过。尽管躲在被窝里,可是我还是能听到学校学生读书的声音,以及上下课的铃声,从小在弥勒三中旁生活,我也不由自主地被学生的作息时间而感染,当然,我在三中上的六年学,初中和高中,足以可以让我去感受古老三中的芳华。沧桑的岁月涂抹肆意妄为的青春,在追梦的路上,我们又是否失去了些什么,从小,我和我的伙伴们就爱说,“城门城门几丈高,三十六丈高”,那个我们口中的“城门”就在我家下面,弥勒三中旁边,只不过它已年老色衰,荒草丛生。站在城楼处,可以看见整个虹溪的全景,美哉!不过,城楼现已经封锁,很少有人能够上去,记忆中我上去的时候是小学三年级的时候,那时旁边的观音寺请法师来超度,我和我奶奶上去过一次。

  小时候,再经常去的地方便是马草塘了。现在的马草塘已今非昔比了,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是全镇人民的健身场所,实在是政府的一项惠民工程。无论是童年还是现在,我都对马草塘怀着憧憬,未来,我相信它会变得更好。

  我是一个游子,我潜伏在悲情泛滥的栅栏边,看尽世间繁华,坐看四季,家乡永远是最美的春。家乡,是多少游子无法摆脱的概念,如果给你一个名词解释,你能答出答案吗?看尽繁华碎落,春去秋来。那些与故事有关的事物不约而至。时光怂恿了多少深爱的人放手,曾几何时,我和奶奶曾在马草塘边割猪草,那时的奶奶还能勉强干点农活,而现在的奶奶却已是一位老年痴呆症患者,在时光深处,我的奶奶却是这个世界陪我走过马草塘最多的人。曾多少次,一个人在无从适从的城市里,我们走过那些陌生,却为了去熟悉那些陌生,我们在灯火阑珊的街角处,一个人,带着浓浓的乡情......

  这次趁着考试回来的时间,出去街角走走,看看年复一日的变化,看看那些坐在街角的老人还有多少尚在人世,看看我们是否长大了。相聚离开,有时候,却是一种爱,在世俗面前,无论何时,我们都有自己所要面对的方向,唯一期盼的是你爱的人有机会等着你回来。

  在虹溪小镇,你会有一种复古沧桑的感觉,不仅仅是因为它年代久远,更是因为它让你想到了人生,想到了久违而不见的人。其实,我们一直都在错的时间和对的时间交叉徘徊,我能做的便是我所深爱的奶奶可以在小镇的庇护下健康长寿,希望小镇可以带给她好运。

  大家总说,爱文字的人总是悲伤,寂寞在作祟,可是,我并不满足于上述解释,或许只是我19岁以前的人生,以后我遇到了一个叫左二狗的人,后面我的人生便慢慢阳光起来。

  浮生情欢,细水长流。或许我只是舍不得在乡愁中出现的那个人罢了。

  末了。虹溪的夜起风了。

  乡情【3】

  傲骨梅花开寒冬,又是一场雪匆匆。不觉中,透明的时间带走了我不少的岁月,很多的不舍,一如曾今的年少,一如当初的美好。如今留下的只是时光沉淀后的斑驳,给予我一副只有回忆的画面。好像有很久没回家了,一个人的身影流浪在远方多年,似乎家里的种种早就与我无关那般,已然变得陌生。那袅袅升起的炊烟,那熟悉的笑脸,如今,感觉是那么的遥远。

  我是一个成长在农村的孩子,从小就在山里生活,田中耕耘。虽说环境算不上很美丽,但也拥有着青山环绕,绿水长流的景象,虽不是水榭楼台般的典雅,却有着浓浓的乡土之情,清风细雨的韵味随处可见,我家是在一处依山傍水地方,群峰围抱,四季如春,绿水绵绵,炊烟袅袅,可是现在,这些都离我相隔在千里之外。

  很小的时候就总是想着快快长大,好走出偏僻的山里,离开农村去城市走走看看,我梦想中的大城市,是昌艳繁华,人潮人海,高楼大厦,车来车往,当我刚走进了梦里的画面时,的确是如我所想的那般多姿多彩,深深的吸引着我这个农村跑出来的孩子,后来,慢慢的我才发现自己并不喜欢城里的.生活,因为对我来说这太过于陌生,太孤单了。

  出来工作了这么久,我只影行单的走过很多个城市,很多个地方,比如诗一样苏杭两州,无处不绽放着古都的风采,韵味甚浓。比如京沪的灯红酒绿交通四处发达的两座城市,无处不是人山人海,车潮汹涌。我用自由的翅膀飞跃了重重高山,层层河流来到了从小就渴望到达的地方,却以背井离乡,亲朋难见的代价换来了忙碌的生活,一个人轻狂的走了这么些年,来到如今,我愈发的觉得,城市的生活节奏很快,与此相比我更向往着田园的生活,农村中独有的乡间之情。

  一晃好多年过去了,从十多岁开始我就离开养育我的那片土地,背景离乡的四处讨生活,东奔西走,南来北往,经历了一路的风风雨雨,人生坎坷,来到今天我只能用庆幸来纪念那曾经的蹉跎岁月,风雨兼程我还在,他乡讨路亲相离。忽然觉得我好累,身心皆疲惫,一路拼搏下来才发现我什么也没拥有,只留下我孤单的影子思念着远方的那一处梦乡。

  每逢佳节倍思亲,突然,很是怀念家乡的风景人情,家里的种种,眼看就要过年了,不知道家中可好,亲朋好友们可曾无恙,那一草一木还是否如初?这一切的一切如今想得知却是那么的难。好想回归故里,回到那处生我育我的地方,回到,那片多年不见的山野村冈,好好的回味小时候家里的风土人情,慢慢走上记忆的路上,寻找我那个遗失的青葱年代,当初的风景人影,还有那个天真可爱的小孩。

  还记得,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父母都是早出晚归的在地里头耕耘,以此赚钱养家,五六岁时我就承担了一些家务,烧水洗澡,煮饭是每天的必修课,等父母晚上回来才能做菜吃饭,起初连生火都会弄得满屋子的烟,满脸都是灰尘,那会儿心里总是闷闷的不乐,因为我总不能如约的和小伙伴们一起捉迷藏,丢手绢。如今想想,我很是怀念那一段时光,因为烧水煮饭并不是当初想象的那么艰难,而现在想做却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开始上学了,学校很近,我都会懒床到最后一刻才起来去学校,因为妈会及时的叫我起床,我本以为上学后就不用承担那些家务了,可不料放学回家后,这烧水做饭的活还是落在了我身上,说实话当初心里很是不爽,总抱怨为什么父母不能早点回来做饭,为什么我就不能像其他孩童般那样没有顾虑的开心玩耍,后来我慢慢成长才明白,父母负担我们三兄弟很不容易,早起晚睡的操劳着,相比父母,我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对于他们而言更是不忍心让自己孩子受累,更是不愿意让我们承担这些家务,可是没办,生活太难了。

  自小,家里就种养了许多的农作物,比如鸡鸭猪鹅,稻谷,还有那瓜果蔬菜,最难忘的,莫过于是那几亩田的橘子,常常跟着父母去田中做活,橘树发芽了得把多余的掰掉,定期的给它施肥洒药,看到绿油油橘树在我们的护理下,茁壮成长撑起一把绿伞,心里还是有些许高兴的。果实成熟后,邻居们都来帮忙剪摘,密密麻麻的果实悬挂在绿林里昂首向阳,一框框果实从地里有序的慢慢运出,然后浸泡保鲜水再一个个装袋保存,以前只知道它好吃,殊不知却要这么多工作量和繁琐的程序才能包装进箱销售,后来我才知道什么是老师所教的粒粒皆辛苦啊!

  犹记得那会儿,我最喜欢养的小鸭,雪白光亮的羽翼我很是喜欢抚摸它们,甚至有时还会抱着它们。买回来时很小,我总是跑到田里沟里钓青蛙给它们吃,因它们最可喜欢吃了,一次我钓着钓着忽然发现前面有条很大的虫子,吓得我撒腿就跑,连收获到的成果都扔了。当每次活蹦乱跳的青蛙回到家里,我倒出来后,它们就像一支般吵吵闹闹的开始了掠食,以飞快的速度将食物吞下腹中,一场疯抢后它们都满足的出去游水了,看到这样的场景我很是欣慰。

  蚯蚓,也是它们爱吃的东西,为了让他们能快点成长,我常常拿上锄头给它们挖食物,可是必须得带上它们一起去,因为我不敢抓,很怕那东西,只要一声口哨就都跟来了。我一锄头下去还没来得及抛开土壤翻出蚯蚓,小鸭们就已经用它那刀片一般扁嘴戳进泥里吃掉了,还举头像我叫唤,似乎正在崔逐我快点继续下锄般,呵呵,看着它们吃着这番喜悦,我也感到了开心,幸福。

  依然清楚的记得那会儿,老喜爱往山里钻水中游。早晨,迷雾段段笼罩着座座山峰,隐约的看见山中的花花草草,透过蒙雾向着乡里乡外尽情的招摇,就如同一副梦中的画景渐渐张显在现实中那样。鸟儿唱,喜迎朝阳,一束暖意东边放,绵绵水声韵意长。如今回忆起当初的画面才发现,原来我打小时就已经喜欢上了青山绿水,鸟语花香。

  我家立于乡里的至高点,远望可以将整个乡里乡外尽揽于眼下。现如今,我每每回到家里,早上起来就会走上楼顶,眺望那片如诗如画的山河,壮观而又典雅,感受一番大地的清新自然。那群山重重拥抱相亲相爱,青烟如纱绵绵的穿在山河里,流水娟娟而下滋润着每寸土地,百花多彩多姿的在静静争艳,鸟声阵阵鸣啼,轻唱着一首无忧无虑的歌谣,把美景摆弄得栩栩如生,令我如痴如醉。清风袭来微微拂起我的发梢,摆动着我的衣襟,将我乘入了梦寐以求的绿野仙踪。

  还记得,那古韵甚浓的石板古道,那历经百年甚至几百年的房屋,还有那一棵棵千年万年的老树。走在石街上,石板已经被人来人往踩踏得如镜般光亮,平滑,我很难想象这要经历多少的年华洗刷,人走车踏,才能成就这样一条饱受风雨的街道。看着两边古老的房子,好几千斤的门槛石,高大的红木门,还有那梁上栩栩如生的雕画,人们用那鬼斧神工和才情把飞禽走兽,花草人畜都一一的展示着古时的风韵,还有那屋上的青瓷砖瓦,无处不张显着历经风霜的年华,无处不能想象得出此处从前是那样的繁华,和那久经多年的乡土人情。

  山水无意自缠绵,乡间有情永不变。小时很喜欢邻舍亲戚们操办酒事,一办就是几十桌甚至上百桌,不管红白喜事我都喜欢去参加,因为那代表着热闹和大餐。亲朋好友都络绎不绝的来帮忙,纷纷忙着手头上的活,一张张熟悉的脸庞,一份份真挚的情谊都凝聚在了这一刻,这是农村里独有的纯真,也是亘久不变的风俗,更是感情的诠释和乡土中的象征。

  现如今,这一切的一切对现在的我而言,却是那么的陌生,那么的遥远。好久没有回家乡了,生活的无奈现实的残酷,让我不得不抛弃心中对家的思念,戴上一副坚强的面纱面四处奔波,远走他乡,只为了生存下来。从前那片很是熟悉的土壤,从前那些非常熟知的脸庞,都随着我奔走的步伐,慢慢的变成陌生。

  我知道,人生在世很多情与事都不是自己能够随心所欲的,很多的应该到最后都变成了无奈,更何况我们存活在如今现实的社会中,又怎能不背叛自己对家的情感,对亲人的思念,以一份努力工作的姿态,带上思念的灵魂前往生活的方向。

  或许,在每个人的心里都会有着一份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或事或物,或景或人。只是被社会中,生活里的种种因素掺杂得太过于繁乱,因而把这份对家乡的纯情,对亲人的思念都偷偷的藏在了内心深处,以牵强的笑容面对现实,只能用思念遥望远处那片多年不曾踏足的家乡,只能,用无奈的感叹这份对家乡的情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美文   散文   乡情   乡愁   山里   儿时   家乡   家里   思念   陌生   孩子   喜欢   文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