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归南山》全诗翻译与赏析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河岳英灵集》题作《归故园作》。明活字本题作《归终南山》,恐误,因孟浩然未尝隐于终南山。南山当指岘山,因在家乡襄阳之南,故云。《唐摭言》卷十一载孟浩然至京在王维处,忽遇玄宗来,维奏闻,玄宗命浩然吟所作诗,即吟此诗前四句,玄宗曰:“朕未曾弃人,自是卿不求进,奈何反有此作!”因命放归南山,终身不仕。此事《新唐书》本传亦载。然此事可能出于附会,不足信。孟浩然曾于开元十六年(728)赴长安,次年应举落第即还襄阳,诗中即抒写落第后的愤懑之情和孤寂之感,意境深妙。

  【注释】①南山:应指诗人隐居之鹿门山,在襄阳城东南。②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 门楼。是大臣朝见帝王奏事的地方。《汉书·高帝本纪》:“至长安,萧何治未央宫,立 东阙、北阙……”后通称帝王宫禁为北阙,也指称朝廷。③敝庐:谦称己之居室。《左 传·襄公二十三年》:“若免于罪,犹有先人之敝庐在。”亦指残破的家园。④青阳:指春 天。《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注》:“气清而温阳。”

  【翻译】

  北阙休上书,莫要再到朝廷的北阙上书,

  南山归敝庐。还是回归南山破旧的茅庐。

  不才明主弃,没有才能被英明之主抛弃,

  多病故人疏。衰朽多病与故人交往稀疏。

  白发催年老,斑白的头发催人渐渐衰老,

  青阳逼岁除。大好的`春光逼迫旧岁更除。

  永怀愁不寐,久怀苦闷忧愁而难以入睡,

  松月夜窗虚。唯松间月光泻入窗之空虚。

  【鉴赏】

  这是一首抒发仕途失意苦闷的诗。诗人落第,心怀怨愤,只好退居南山,然 不甘寂寞,颇有美人迟暮之感,故写此诗以婉曲之笔触来抒发自己的感慨。首联言“休 上书”,正是“身在江海,心居魏阙”的情思。“上书”而不为采纳,能不失望? 而“归敝庐” 之归,是“放归”,不是自愿,乃迫不得已,能无幽怨?颔联上句之“不才”,是谦辞?是反 语?兼而有之。“有才”而不为人识,犹千里马未遇伯乐也。而这个不善识才、用才者, 却是“明主”。

  这个“明”既有谀美之意,亦为“不明”之微词。故此句怨中有自怜,哀中 有恳请,感情尤为复杂。下句“故人疏”,意在埋怨“故人”援引不力,而托以“多病”也; “病”,苦也,穷也,这里借“多病”言“途穷”,足见世态之炎凉、人情之冷暖也;言“故人 疏”,而“当路”之明主未能详察也。故此句更为委婉深致也。颈联将无情之“白发”“青 阳”拟人化,“催”“逼”二字,暗言岁月蹉跎,功名难就,将终老布衣,又是多么无奈而愁 苦悲痛啊! 结联上句“永怀愁不寐”,不正是这愁苦悲痛渗入骨髓么?

  下句以景结情, 著一“虚”字,它语涉双关,其表为窗棂之虚,夜空之虚;而实言功名之虚,心绪之虚。此 诗委婉含蓄,意蕴丰厚。据诗话所载,孟浩然曾遇玄宗,而说法不一,现取《隐居诗话》 之说:“孟浩然入翰苑访王维,适明皇驾至,仓皇伏匿。维不敢隐而奏知。明皇召使进 所业,浩然诵‘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明皇曰:‘卿自弃 朕,朕未尝弃卿也。’因放归襄阳。”《新唐书》本传也说,当他诵其《岁暮归南山》“不才明 主弃,多病故人疏”时,玄宗极不高兴地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于 是放归。可见孟浩然心在“庙堂”,只是因为他诵诗不合玄宗口味而被弃。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岁暮   青阳   襄阳   南山   岁除   诗话   长安   功名   故人   白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