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问的诗句

  篇一:古代诗歌中设问手法运用浅论

  设问,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中国古诗文中广泛运用,不但提高诗文语句的表达能力,而且取得了应有的审美效果。那么,什么是设问?设问就是自己突出问题,自己回答,或者不回答的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一种“无疑而问”,或者说“明知故问”的语言运用形式。其本质不在质疑,而是为了增强表达效果。下面我们从“问而不答”式和“问而回答”式两个角度来看设问修辞手法的审美意义。

  首先,“问而回答”式所表现出来的审美意义。

  “问而回答”式是设问修辞手法的最基本的形式。在中国古代诗文中,“问而回答”式是运用得最广、最多的一种语言形式。

  比如李煜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诗歌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前一句设问,紧接着后一句回答。这种自问自答,明显地说明不是“有疑而问”,只不过是运用“问”的方式引起读者的注意,以此强调自己的思想情感如同河水一样深长,自己的愁绪如同河水一样绵延不绝。

  又如《木兰诗》开始四句: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诗中开始,木兰叹息,爷娘问女儿你叹息是在思念什么,又是在想什么呢?(木兰回答道)我并没有想什么,也没有思念什么,是因为昨夜我看见军中的文告,知道皇上在大规模地征兵,征兵的名册很多卷,上面都有父亲的名字。在这里,诗人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并“问而

  回答”。爷娘听到女儿的叹息,出于对女儿的关心与爱护,就问女儿为什么叹息,女儿予以回答。在回答中,诗人不但表明了木兰叹息的原因,更是有助于推动事件的发展,而且在一问一答中引起读者的注意,更好地感受到木兰在叹息中所表现出的真情与伤感。

  其次,设问中“问而不答”式的审美意义。

  《五柳先生传》是田园诗人陶渊明为自己写的传记,属于纪传体文学。人物传记具有较强的真实性特点。梁时萧统在《陶渊明传》中说过:“??尝著《五柳先生传》自况,时人为之实录。”也就是说,文中的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为自己画的像。

  文章开始,诗人以虚代实,暗示出自己是一个隐士,然后描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志趣。特别是文中所描写的好读书,不求甚解;嗜饮酒,每饮必醉;常著文,以此自娱等,真切地描绘出了一个不羡慕名利,不追求荣华富贵、安贫乐道的隐士形象。文章在最后的一段是赞词。在中国古代叙事文学中,在叙事之后加上一段赞词来表达作者的意见。比如,司马迁的《史记》,在人物传记后加上“太史公曰”的话作议论,也就是一种点睛之笔。清代短篇小说家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故事后,也加上“异史氏曰”的议论,这种方式,不但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且引起读者的注意。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这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人,是“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意思就是说,“对贫贱不悲伤忧愁,对富贵不追求渴望。”饮酒作诗,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他是无怀氏时代的百姓吧?(或者)是葛天氏时代的百姓吧?

  首先,我们来看,句中的“无怀氏”和“葛天氏”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在他们的那个时候,人民生活安定,恬淡自如,社会风气醇厚朴实。这在《礼记·大道之行》中都予以表现,在陶渊明自己写的《桃花源诗并序》也给予了形象的展示。可是,陶渊明生活的时代,却是一个充满着“乱”与“篡”的动乱时代。怎样来表现?在文章最后却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采用了“明知故问”的方式,明明知道陶渊明是东晋时候的人,为什么要说“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呢?对此,我认为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从内容上看,是“明知故问”,却“问而不答”。陶渊明在文章的开始就说了:“先生不知是何许人也,亦不祥其姓字。”从文章的结构来说,是一种照应。但从意义上说,它不是一种简单的照应。而是通过照应表现出来文章深沉思想情感。在古今(即上古时代与东晋时代)对比中运用设问,而且是“明知故问”,就给读者留下了审美的想象空间,激发读者情感。从而感受到陶渊明隐居田园不正是置身于官场之外,表现出绝不与污浊的官场同流合污,坚守着“不为五斗米折腰”的独善其身的人格品质吗?

  二是从作用来看,设问中无论是“问而回答”,或者是“问而不答”,这些都是“无疑而问”,作用在于引起读者的思考。在文中,陶渊明他让读者思考什么?读者在阅读中,联系全文和作者的思想情感,可以从设问中,认识到陶渊明之所以提出了上古时代,其实也就表明了陶渊明对那种充满着纯朴风气的社会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社会的反抗。从而认识到陶渊明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认识到陶渊明虽然隐居田园,但不是消极的隐退,而是在思想上充满着社会责任感。

  总之,我们从上面的简单分析中,可以看出,设问句在诗文中不但具有起着强调,引起读者思考的意义,而且还有有助于加强语句的情韵感,提高诗文的表达效果。

  篇二:高考古典诗词表达技巧鉴赏题中的设问角度

  1. 对方法的赏析(比喻、拟人、夸张、对偶、借代、双关等)

  例①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问:诗的后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答:后两句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对敬亭山的喜爱。“两”、“相”二字把人和山紧密联系在一起,“只有”两字更突出了诗人对山的喜爱。 例②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寸草心”、“三春晖”分别比喻什么?说明了什么?

  答:以小草比喻游子,以春天三月的阳光来比喻慈母的恩惠。说明慈母的厚爱,儿子是无以报答的。

  2. 对表达方式的赏析(叙述、描写、议论、抒情等)

  例①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这首诗是怎样叙事抒情的?

  答:诗的前四句写母爱,是叙事;后两句写子女对母亲的深情,是抒情,两部分结合得紧密完美。

  例②刘禹锡的《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诗中不作一句议论却是怎样怀古的?

  答:诗人只选取了野草、斜阳、飞燕三种景物进行描写,而把对盛衰兴亡的感慨,寓情于景,让人思而得之,含蓄有味。

  例③朱熹的《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问:是采用何种表达方式来赞美春天的?

  答:第一句叙事,第二句写春天万物更新,第三、四句抒情,赞美春光无处不在和的热爱之情。

  3. 对表现手法的赏析(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静为动、对比映衬、虚实明暗、含蓄委婉、直抒胸臆等)

  例①刘禹锡的《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问:诗的后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来描写黄河?

  答:诗人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写得更具体、生动、形象。

  例②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诗的第一、二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句是实写,写出庐山“成岭”、“成峰”的具体形象,给人以逼真的实感。第二句是虚写,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各个不同的角度看庐山,到底是什么状貌呢,诗人故意撇开不写,只说“各不同”让读者去想像。

  例③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本诗通过什么方法来表现诗人的感情?

  答:本诗通过对环境气氛的极力渲染,表现出诗人的悲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例④

  贾岛的《寻隐者不遇》(见上)

  问:这首诗采用什么形式将叙述、写景、抒情融为一体的?

  答:用问答形式。第一句叙述,第二、三、四句是童子回答诗人问话的叙事,叙事中描绘了隐者飘然入山采药,行踪无定,悠然自在淡雅清高的生活。写景又透露出对隐者的敬仰羡慕之情。

  例⑤杜甫的《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问:诗在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表现技巧答题基本模式

  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提问变式: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手法”)。或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应答分析: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手法三大类。

  答题步骤:

  第一步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第三步指出此种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题示例:

  早 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提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回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产生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三)。

  古代题的解题技巧

  (1)从语言入手,抓住关键词句,辨明意象。

  (2)从情与境的结合上把握意境。

  (3)借助标题、注释、背景等理解抒情主体形象及意图。

  (4)明确题干设问的角度与方式。

  (5)标出题干对应的诗句中的采分点。

  (6)针对采分点列明答题要点。

  (7)借助已知的诗人风格知识修改后工整地誊入试卷。

  高考古典诗词表达技巧典型例题分析

  一,举例与分析

  望海楼 米 芾 云问铁瓮近青天,缥缈飞楼百尺连. 三峡江声流笔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几番画角催红日,无事沧洲起白烟. 忽忆赏心何处是,春风秋月两茫然.

  [注]①望海楼宋时在镇江城内.②铁瓮镇江古有"铁瓮城"之称.③沧洲滨 水的地方.

  (1)本诗所咏的是望海楼,却先写铁瓮城矗立云间,邻近青天,作用是?

  (2)本诗颔联分别冠以"三峡"和"六朝",从哪两方面拓展了诗歌的境界,增强 了诗歌的气势.

  (3)这首诗的颈联多角度写景,请具体说明其中的两点.

  米芾的诗题为"望海楼",而从楼所踞的城池写起,这是为望海楼铺设高接云天又有雄奇之概的地理环境.于是第二句开始写楼,楼而能"飞"是形容楼高如同凌空架构,又是形容楼檐上翘,楼体大有飞腾之势.首联二句是诗人自远方对望海楼的仰视.坚如铁瓮的城池是楼的根基,无限的天宇是楼的背景,极写望海楼 的高峻奇伟.

  第(1)题的答案烘托望海楼的高峻. 命题者就诗的第二联出了两道题.这一联写诗人登楼俯瞰的情景.望海楼下临大江,昼夜奔腾,涛声入耳,触发了诗人挥笔作诗的雅兴,但诗人却说江声流到了笔底,江上片片征帆映入眼帘,又引动了举樽饮酒的豪情,但诗人却说帆影落到了樽前,可谓妙趣横生.在这两句之首分别冠以"三峡","六朝"二字,景与情一下就脱开了眼前的实际,空间,时间大大拓展.诗人驰骋想象,让江声带着三峡崔巍险峻,让帆影映着六朝的繁盛.这样,诗人的见闻感受便突出了望海楼的高大久远.可见第(2)题的答案是空间,时间;第(3)题的答案是①色彩(红,白) ;②声音(画角) ;③动态(催,起)(写出其中两点即可) . 尾联由"忽忆"二字领起,诗歌的情调急剧变换,透露出茫然,低沉,伤感的情绪.本联因与试题无关,不再作分析.

  二,练习及答案

  1.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空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1)秋风本无形,诗人为什么用"见"?请说说你的理解.

  (2)"行人临发又开封"这是一个成功的细节描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一细 节描写的成功之处.

  2.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这首诗写了几种画眉鸟?是怎样写画眉鸟的?

  (2)写画眉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东栏梨花(苏轼) 梨花淡白柳色青, 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 人生看得几清明.

  (1)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2)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 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熳". 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4.阅读下边一首诗,完成(1)—(2)题. 渡湘江(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 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 [注]杜审言,唐代诗人,唐中宗时曾被贬到极为偏远的降州.这首诗是他被贬的 途中所作.

  (1)清人吴乔说"情能移境,境亦能移情."试据此对"今春花鸟作边愁"一句 作评析.

  (2)简析"独怜京国人南窜"在整首诗中的作用. 5.阅读下边一首词,完成(1)—(2)题.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暗,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鸣杜 宇. 催成清泪,惊残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乡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①惊残惊醒.②故乡即家乡.

  (1)这首词"茅檐人静"等三句描写了什么景象?有什么作用?

  (2)词中"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月夜常啼杜鹃"两句运用了什么手法.这样写在 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附答案及简析

  1. (1)秋风无形,但它可使草木枯黄,百花凋零,给自然带来秋光秋色,因此 虽无形却可见. 用"见"可将秋风及其带来的秋景联系起来, 给读者以暗示和联想.

  (2)这一细节看似平常,但它既照应了"意万重",又紧承"复恐",刻画出心有千言万语惟恐言之不尽的复杂而微妙的心理.能让读者体味其中浓浓的乡思之 情.

  2. (1)这首诗写了两种画眉鸟,一是林中的,一是笼中的.用对比的手法写画眉鸟.前者在林中"随意移","自在啼",自由自在;后者锁于金笼之中,完 全没有自由.

  (2)这首诗借鸟咏怀,表达了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窒息性灵的憎 恶之意.

  3. (1)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梨花盛开,柳色深青远是春末夏初之景,已暗含伤春之感;"人生看得几清明"便是直接感叹人 生短促)

  (2)不能改为"桃光烂熳",因为"梨花淡白"是紧扣诗题写景,如果改为"桃花烂熳"本诗就变成写桃花了."花满城"也就成了"桃花满城"了.

  篇三:内容设问式默写题

  《观刈麦》

  1.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夏麦成熟景象的诗句是:(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2.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妇女儿童。(村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3.白居易在《观刈麦》。(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农民割麦的极度辛苦的诗句是:,(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5.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农妇拾穗原因的诗句是:(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6.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自愧”与“自责”。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被子”状况的诗句是:,(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2.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描写“破屋漏雨”。(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对“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明“为实现愿望,宁可自我牺牲”的诗句是: ,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离骚》

  1.屈原在《离骚》的开篇,叙述自己极度苦闷的原因的诗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追求美好德行,至死不改的诗句是:,(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3.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宁死不与小人同流合污的诗句是:,(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4.屈原在《离骚》中表明自己愿意为正道而死的诗句是:,。(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5.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虽遭贬抑,。(不吾知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6.屈原在《离骚》的结尾表明坚持理想,至死不变的诗句是:(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美文   古诗文     设问   诗句   屈原   木兰   离骚   梨花   秋风   手法   诗人   读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