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原文及译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铁杵成针》原文及译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铁杵成针》原文:

  祝穆〔宋代〕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铁杵成针》译文:

  磨针溪是在象耳山脚下。世世代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那老妇人自称姓武。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铁杵成针》启示:

  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

  2、一个人,不管结果如何,只要坚持不懈,即可创佳绩。

  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5、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6、无论做什么事请,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因为工夫不负有心人。重视生活细节,那将影响你的一生,请牢记:世界上没有你做不到的事,关键在于你的心态。

  作者简介:

  祝穆,少名丙,字伯和,又字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祖籍婺源(今属江西),曾祖祝确为朱熹的外祖父,父康国是朱熹表弟,跟随熹母祝氏居崇安。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7

标签:美文   古诗文   文言文   铁杵成针   译文   太白   原文   朱熹   半途而废   持之以恒   坚持不懈   磨成   精神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