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在徽风皖韵里的老街抒情散文

  走进屯溪老街,宛若走进了布局考究的古朴画卷里,又像是走进了余音绕梁的歌谣世界里。

  纤瘦逶迤的街巷、错落有致的商铺、雍荣雅步的人流,以及迤逦延伸的褐红色石板道……仿佛是抑扬顿挫的唐诗宋词,谦和地掩饰着自己的韵律;又像是意蕴悠远的水墨风俗画,氤氲着河清海晏的宁静和祥和。

  宁静祥和的老街是要慢慢品读的。因为老街的魅力不单单是古朴斑驳的高墙老屋,也不单单是蜿蜒逶迤、历尽沧桑的石板道,而是隐藏在有形世界里面的无形故事。解读老街的故事,就是解读老街一段凝固的历史,就是解读徽商的发展史。

  南宋时期,朝廷迁都临安(今杭州),区域优势促使徽商蓬勃发展。拔萃出群的徽商曾一度赫赫扬扬,影响和左右了中国商界三百年。然而,在壁垒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下,商人始终位处末流,堆金积玉的徽商们只能构筑美轮美奂的建筑来填补心里的落差。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屯溪镇海桥建成,成为与黟、歙等邻县水陆交通的要冲。商家们伐木造屋、大兴土木。其中最典型的要数徽商程雄宗。孜孜不倦的程雄宗在屯溪老街兴造了47所店铺,竟成足观。到了清朝初期,老街已经发展到“镇长四里”,朱门绣户比比皆是。商号林立的老街,成了名声籍甚、通衢广陌的重要商镇,四面八方的商人们一时间趋之若鹜。

  毋庸置疑,南倚新安江、北靠华山的老街是个形胜之地。一条直街、三条横街、十八条古巷如经似纬,编织成了山水相连的交通网。四通八达的老街商铺从东牌坊算起,向西绵延1.5公里。丹楹刻桷的商铺多为两层楼的砖木结构,一色的徽派建筑风格。白色的马头墙,小青瓦苫盖的屋顶,再加黑漆鎏金的店招匾额,悬挂于门楣上的八角玲珑挂灯,以及飘拂着的犬牙形字号旗幡,给人一种饱经沧桑的隔世之感。铺张扬厉的老字号店铺数十家,其中“同德仁”是清同治二年开设的中药店,至今已有120多年历史。“徽墨”、“歙砚”更是琳琅满目,“徽州四雕”(砖、木、石、竹)产品及徽派国画、版画、碑帖、金石、盆景、根雕随处可见。古老的徽州文化在这里尽展迷人风采。

  在老街,最惹人眼目的建筑要数卓尔不群的万粹楼。这座糅合了徽派民居、园林、府第、商铺等诸种风格为一体的建筑,高四层。一层“九百砚堂”陈列和经营着以歙砚为主的四大名砚及文房四宝,二层展出的是各种文物和艺术品,三层是楼主的.起居室,四层天台是一个小小的庭院,盆景、鱼池、假山、花木一应俱全,一派徽州园林的丰韵。

  其实,老街的意义不只是展示了徽派建筑的古老丰韵,而是保持了徽文化的延续和传承。古香古色的老街和与时俱进的屯溪城糅合在了一起,积淀厚重的徽文化和现代文化糅合在了一起,糅合出了独具魅力而又令人企慕的城市佳境。

  走累了走饿了,我迷离惝恍间走进一家古朴典雅的餐馆。一张八仙桌旁落座的几个食客,正品尝着风味小吃。我点了黄山河螺丝、火烧冬笋、徽州毛豆腐,又要了一碗店家自制的米酒,自得其乐地品饮起来。思维在此时也像欢快的小马驹任意驰骋。感觉自己咀嚼的不是独具特色的徽菜,而是老街意蕴悠远的神韵;品饮的不是店家自酿的米酒,而是飘着徽风皖韵的浓郁芳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1

标签:美文   散文   老街   徽州   逶迤   意蕴   丰韵   米酒   悠远   古朴   抒情   建筑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