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坡头小记散文

  1

  多年前,我看到过一本名为《沙坡头——世界奇迹》的报告文学集。作者杨兆兴以详实的资料和素材,融汇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典型事例、沙漠奇闻和人民群众的科学实践,浓墨重彩地刻画了一副感人肺腑的人与自然拼搏的英雄群像,以及林业工人和宁夏各族群创造的田园式的“麦草方格”森林固沙法的成功经验。曾引起外国治沙专家和联合国的极大兴趣,被誉为“世界上首位的治沙工程”。我也知道沙坡头的高大格状流动沙岭是腾格里沙漠的一部分;我国的第一条“沙漠铁路”也从这里横穿而过。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去看沙坡头的念想。随着时间的推移,沙坡头被打造成闻名于世的旅游胜地。

  2

  刚看到沙坡头,我就被深深地吸引住了。眼前的黄河宽阔,雄浑,波澜不兴。缓缓向前流动着,看不见源头望不到尽头。黄河水为沙坡头带来了弥足珍贵的滋润和福祉,洗涤着我身心的疲惫。如果把沙坡头比做伟岸的新郎,那么黄河水就是他楚楚动人的新娘。

  黄河岸边的绿洲绿意茵茵,如丝如缕,氤氲着醉人的气息和情愫。为沙坡头带来了绿丝带、绿项链、绿珍珠。

  不远处连绵起伏的沙漠宛若梦境,闪烁着金色的光芒,让人心驰神往。

  我走得很慢,看得很认真,很投入,很热情。

  不知朋友看到我深情的目光和心中的爱恋了没有?

  3

  这天游客不多,非常适合我阅读、欣赏沙坡头的意愿。

  沙坡头风景区由“南区”和“北区”两部分组成。都有各自的特色项目和吸引游客的地方。南区主要有黄河、绿洲、漂流、沙漠、冲浪车、骆驼等,北区有快艇、沙漠、滑沙、空中索道、骆驼。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无边无际的沙漠,富有曲线和层次感的沙漠,细腻而柔滑的沙漠,柔软而坚硬的沙漠,美丽而情趣无限的沙漠,让人留恋忘返的沙漠……

  4

  我们没有停步,座滑车从沙漠山脚下直到山上。这是惊险、新奇、有情趣的项目。以前在电视上看到过这样的画面,在细细的长长的空中索道上,游客从上面很快就滑下去了,真洒脱。第一次在空中索道上滑行,心里还是有点紧张。固定在索道上的不少滑车在电力的作用下不停地运转着。往上滑行的时候,人悬在空中,下面是距离很远的沙漠山谷……但新鲜的体验和感受还是藏在了心里。几分钟后,就真正到了沙漠中。离开滑车站台,我们继续向前走去。脚步一踩到沙漠,有种异样的感觉很快漫过我的心田,心中的柔软和爱恋一下子蔓延开来,感觉温暖、无比惬意。和朋友蹲下来短暂休息。我用右手一遍又一遍抓起细沙,欣赏、阅读、爱抚,然后慢慢放掉。这里的沙子细腻、柔滑、晶莹、洁净、美好,在下午的阳光中闪烁着迷人的光泽,让人顿生爱意和不舍。我站起来深情地眺望,沙漠的色彩美、柔性美、曲线美、苍茫美让我感动不已。第一次见到这美好且让人心动的沙子,我对朋友说:“我想带一点沙坡头的沙子回去。”朋友很快从包里取出一个白色塑料袋,让我拿着,然后用纤手抓了两小把细沙,小心翼翼地装进塑料袋。是的,于我而言,这不仅仅是细沙。浸着朋友体温、气息和热情的细沙就是整个沙坡头啊!我带回六盘山下的也是沙坡头!就像几年前,我从崂山下的黄海边捡到的一块精巧、别致的石头一样,是情感、是美好、是记忆、是礼物、是回忆……

  “沙坡头归来不看沙。”

  我喜欢沙坡头温柔、绵软、美丽无垠的细沙!

  5

  工作人员拿出淡绿色、淡红色的长筒布袋让游客套在脚上。我低声对朋友说:我真想脱掉鞋,脱掉袜子,赤脚在沙漠中走一走。其他游客脚上都套着长长的布袋,朋友也套上了淡绿色的布袋,而我没有。以前从电视上看到沙漠中有不少游客骑骆驼游玩的情景,想着那一定是浪漫、有趣味的事情。当看到骆驼的一瞬间,我的心里很不是滋味,的确是“沙漠之舟”。骆驼身上的颜色和沙漠的颜色一样。那些高大的'骆驼身上有一片一片脱掉毛的印痕,而仅有一束一束的毛也是凌乱的,还有一片一片即将凋落的皮肤。我心里一阵难过,每个生命都应得到尊重与爱护。五六只骆驼串在一起,组成一个驼队。工作人员用动作示意,那些站立着的高大的骆驼一个随一个轰然倒地卧下,待游人忐忑不安地骑上后,再一个接一个地猛然站起来,工作人员牵着前面的骆驼,后面的骆驼跟着向前走。但我终究不能免俗,不情愿地骑上骆驼,随着骆驼缓慢地行走,我看到的沙漠更加辽阔、更加雄浑、更加优美。从一个站点到另一个站点,我极尽目力眺望着这曾经给人类带来灾害,而多年后给人们带来向往、情趣、美感和魅力的无垠沙漠,思绪像阳光一样明亮,心情像沙漠一样迷离。沿着固定的沙漠路线走了十来分钟,到站后,工作人员又用动作示意前面的骆驼卧下,后面的骆驼一个接一个地跪倒卧下,游人有猛然着地的震颤和震动。

  6

  最惊险、最刺激的要数坐沙漠“冲浪车”了。就是在沙漠的波峰浪谷间冲浪。说沙漠探险也不为过。

  冲浪车较封闭。游客都系有安全带。

  冲浪车快速地时而带游客冲上沙漠的高峰,时而左弯右拐,时而冲下沙漠的谷底……驾驶员让游客们都喊出声音来。于是,随着冲浪车的左冲右突,忽高忽低,剧烈地颤动和颠簸,那些从北京来的年轻人个个兴奋得忘乎所以,大喊大叫。一会儿被冲浪车颠地站起来,一会儿又被冲浪车摔得左摇右晃……尖叫声,说笑声,呼喊声,把沙漠中的冲浪推向了高潮。不知为什么,我没有喊出声音来,朋友好象也没有喊出声音来……我暗自敬佩冲浪车司机练就的好技术,当冲向沙漠的高峰,他会在半途刹住车,让你大喊,你会担心冲浪车翻过来;由高处冲向低处,他也会忽然刹住车,让你惊叫,真够惊险……

  7

  从坡头回到市中心后,朋友不顾劳累和疲惫,又带我去看“高庙保安寺”。我本想对朋友说:你已经很劳累了,应该坐下来好好休息……但是,我没有说出口。朋友的盛情和悉心安排,我无话可说,就是有话也说不出来。

  由于时间关系,我和朋友只是走马观花般地看了看,但是,高庙保安寺还是在我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说“沙坡头”是中卫的一绝,我认为“高庙保安寺”就是中卫的第二绝。

  我浅薄的文字,应该留下它的影子。

  这座被称为“西部佛教圣地”“中国古建筑经典”的“高庙保安寺”,创建于明朝永乐年间(1402年——1420年),到现在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占地面积6895平方米。殿堂僧僚多达300余间,高29米。我只能从图片上仔细欣赏高庙保安寺惊人的全貌和它的雄浑、奇崛、庄重、神秘:红柱红门,灰白色的屋顶,其重楼叠阁,檐牙相啄,迂回紧凑,小巧玲珑,形似凤凰展翅,凌空欲飞……

  我和朋友先下到寺内的“十八层地狱”,要经过“五百罗汉堂”。在一尊佛像前,朋友让我许愿,我不知道该许什么。朋友说:那就磕头……五百罗汉塑像形态各异,出神入化,栩栩如生。或高或低,或胖或瘦,或站或卧,或俯或仰,或蹲或爬,或顾或盼,或喜或忧,或怒或怨……让人惊叹称奇,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你不能不赞叹、敬佩能工巧匠的智慧和艺术魅力。

  尊敬、肃穆、虔诚地走出“五百罗汉堂”,然后走进地下的“十八层地狱”。里面低矮,狭窄,光线暗淡。走道墙壁上画有各种奇异的彩色的图案。大约有十几间“地狱”中的各类“刑宫”。就是对那些在世时坑蒙拐骗、不敬不孝、不仁不义等作恶者、使坏者在地狱中施行的不同刑罚。真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形象逼真。残酷至极。阴森恐怖。“磨刑”、“锯刑”、“拔舌刑”、“剜眼刑”、“抽颈椎刑”、“下油锅刑”……人一走近,随着感应,灯亮了,并有神呵鬼嚎的声音响起,每一个“刑宫”都有不同的非常吓人的声音,如哭如笑,如怨如怒,如泣如诉,忽高忽低……那些被施刑者面目狰狞、形态怪异,让人惊心动魄,目瞪口呆,头皮发紧,毛骨悚然,仿佛真正在“地狱中”穿行。和朋友一个“刑宫”一个“刑宫”地看,有时会突然响起鬼哭狼嚎的声音;朋友会躲到我身后,而我为那些作恶多端者受到应有的惩罚感到快意和高兴。

  如果不是暗道墙壁上的指示灯和箭头所指示的方向,人会在“地狱”中迷失方向,走来走去,找不到出口。我和朋友遇到一位年轻女子,不知怎么她也闯入了“地狱”,随着此起彼伏的凄惨的声音响起,她慌慌张张地走来走去;也许受了惊吓,找不到出口。我想她不是本地人,要不怎么会在快关闭寺门时一个人走进这人人谈狱色变,惟恐躲避不急的“地狱”……

  一边走一边看,我也在想,这“地狱”也是让人振聋发聩、洗心革面、重新做人的生动的教材。要是人人都能看一下,读一下,以此为鉴,立言修身,人世间的恶人、坏人,恶事、坏事会不会少一些?但是我知道,这只是我的奢望,只是我的期盼,只是我的愿望……那些做恶者、使坏者的疾病是“心魔病”,似乎是不可救药的,他们是不敢涉入“地狱”半步的,而“地狱中的各种严酷的刑罚”往往就是为他们设立的……

  走出“地狱”,我和朋友来到人间,来到现实,继续在楼阁间行走,本想到更高处的楼阁看看,一位僧人说:“木楼梯不结实了,禁止通行……”我用手抚摩着漆块班驳的檐柱和不再光滑的墙壁,再想想日新月异的城市建筑,心里的滋味是很复杂的……朋友说:“应该修缮,加强保护啊!”这也是我的心里话。被风雨剥蚀六百多年的历史文化遗迹,一定在向人们诉说着什么,只是很少有人听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美文   散文   滑车   细沙   索道   小记   骆驼   保安   沙漠   地狱   声音   游客   朋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