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传统思想遇上现代解释

  我们总是在诠释着很多久远的思想,为其找到现在宣传的意义。比如说雷锋精神中的拾金不昧,见义勇为。我们在自豪和骄傲中诠释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并用现在的解释为其穿上光鲜亮丽的衣裳。告诉我们的孩子,我们要见义勇为,以德报怨。

  还记得曾经一位老人救过一位妇女,找妇女要拯救费的新闻嘛?是不是有过在公交车上遇见小偷反而怪自己带钱的经历?是不是有过男人出轨了,说小三太妩媚的说法?

  为什么明明是对方的不是,我们却总是在无故地自责?是不是明明就是合理之中的事情,却要我们承担?为什么受压迫还要以德报怨,忍受剥削?

  我们总是将德跟怨放在理应转化的位置,总以为这是中国的传统美德,但,你可知道孔子曾经讲过“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几千年前的孔子在并不复杂多变的人际关系中已经总结出这样的生存规则和为人原则的确让人心生敬佩。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的教育只告诉我们前半句,总有一半的话是善意的谎言。正如爱迪生说过的“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和百分之一的灵感,可是那百分之一的灵感是最重要的。”上了高中的时候我才知道,原来我们之前十几年中引以为格言的名言还有一半是鲜为人知的。这是否侵犯了我们的知情权呢?当我们还在傻乎乎地感受著名言激励的时候,说话的人是否要万分沮丧,这是穿了黄袍的阿斗,伪装得都不真实。

  真善美,国人的追求,可是赤裸裸又尽显唐突,没有美观。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诠释和真相呢?这让我想起知名模特干露露,以裸成名,一脱成名。的.确有违中国的伦理道德,可以说是不知廉耻,可是,偌大的一个娱乐圈,有几个不是干露露这样,为了成名,不择手段的嘛?换句话说,干露露是不是很真呢?

  见义勇为者一旦披上了金钱或者其他的荣誉貌似就不再那么高尚,可是当别人忘我地拯救了他人的生命,这样的人还不值得我们尊敬嘛?在最没有意识的时刻忘记了自己的人,骨子里不是个称职的人嘛?正所谓瑕不掩瑜,不能为一点瑕疵毁了一块美玉。以德报怨者并不是传承和宣扬美德,真正的原则应正如孔夫子所讲,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德怨明了,才是做人做事原则。

  我们不可否认,中华民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傲人的思想文化精神财富,可是,现代解释是否更应该忠于真实不要断章取义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美文   散文   义勇   阿斗   爱迪生   露露   孔子   思想   以德报怨   见义勇为   中国   灵感   传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