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随笔:对父亲的愧疚

  解放初期的1951年,母亲过早地离开我们,留下我和弟弟妹妹。当时,最大的我11岁,最小的妹妹才6岁。刚刚40出头的父亲,从此既当爹、又当妈,将我们拉扯长大。为了我们,他省吃俭用,从不舍得多花一分钱。袜子都缝补得看不出原来的样子了。

  其实,母亲去后,想同父亲好的`人不少。因为当时他在河南信阳市明港镇人委会工作。大家都将他看成政府部门的干部,尊敬他,崇拜他。有些阿姨多方接近、示好,为他洗衣服、钉纽扣,不计较父亲带着三个“拖油瓶”,仍然想和他好……

  一次,父亲用试探的口气问我们:“我给你们找个妈,好吗?这样好照顾你们的生活。”我们姐妹三人,毫不思索、异口同声地蹦起来:“不要,不要,后妈喜欢打人。”父亲张了张嘴,没再往下说了……

  一直到1971年,父亲去世,他都没再提起给我们找个妈的事。而那时,我们已长大成人,组成了家庭,理解了父亲的孤独和寂寞。儿时的幼稚,让我们不愿去理解他的生活和需要。我们真是愧对父亲啊。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美文   随笔   信阳市   拖油瓶   父亲   后妈   省吃俭用   示好   河南   长大成人   愧疚   母亲   妹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