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二的美学猜想杂文随笔

  关于前几天很火的那个,数学公式画画法。

  看完以后觉得可能人类的所谓艺术创造也就是这么回事,上次和别人聊《底特律》的时候聊到,如果人类的意识其实就是一种高级的算法,那么可以假设一下,一旦产生出一种更高级的算法,人类的文明就会被彻底推翻。

  然后再加上那个,猴子写红楼的假设。如果给一个猴子会打字,它坐在打字机前不断地打出随意组合的字符,那么理论上来说给它足够长的时间,它是可以写出《红楼梦》的。

  就在想,可能所谓的艺术真的就是荒谬中的一种可能性。是无数可能性中能够被人类接收到的一段波频。

  那么这个波频和可能性一定是可以被量化的。也就是说人对于美感的感知力其实也是可以被量化的。像上帝做实验一样加一点这个、加一点那个。

  只是因为人的审美取向特别多,标准特别庞杂,所以现在阶段很难去大一统的表示出来。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在用自己的直觉,用穷举法去试那一种种可能性而已。

  但是如果综合最普遍的人的审美(即在这样标准化教育,大家的意识材料来源都差不多的情况下),一定可以得到一个,适用于大多数人的美的公式,而且实际上这样的公式已经存在了。比如说这个用于画画的数学公式,比如说市面上那些教人编剧的理论书。它们确实是有用的。

  另一种假设是,假设有一种比人的意识更精密的算法的话,最后也一定是可以找到一个美学公式的。到那个时候艺术啊什么宗教啊就都不存在了,除非出现一个更高级的算法,相当于带来一种新的游戏规则,不然人类自己可以满足自己所有的美学欲求。

  甚至还有可能出现美学公式产生的美学公式,就是,当人类玩厌了现有的美学材料以后,这种美学公式可以摸清人类厌倦的规律,及时生产出新的.能满足人类的美学公式。因为其实也根本没有人说得清楚美是什么,而大多数人的美就是社会建构出来的。就算把美交到人的手上,绝大多数人也不愿意去思考这是什么。只要有一个更精密的“大脑”帮他们思考就可以了。

  所以我觉得所有的所谓的“天赋”啦,“感觉”啦,最终都可以找到一种理由去量化和解释它。

  名人名家,艺术工作者的天赋,可能是因为他们的算法天生就比我们更精密,所以他们可以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去进行创作。而这种天生的优越性是需要别人用一生努力也未必达到的。所以说理论上来说,如果有足够长的时间的话,努力和经验总结可以解决一切问题,但是一个人并没有那么长的时间。

  所以我最近觉得,如果真的有一门学科可以永恒存在,就真的只能是哲学。如果哲学中也有这样的一套“极限”的话,那么在越来越抵达这个极限的同时想必也就是人类越来越无聊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0

标签:美文   随笔   美学   精密   杂文   算法   公式   可能性   意识   人类   高级   时间   艺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