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师的教学随笔:数学课堂,从问题开始发散

  内容提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就是要促进学生的自主性探究学习,通过教师创设问题,学生分析问题,学生再提出新问题,再解决新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主性探究学习,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事求是的治学态度,不怕困难的治学精神;增强了学生合作意识,在共同探究的过程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关键词:问题;创设情境;合作交流;应用迁移;拓展升华

  现代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教师在教学只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素质.

  面对传统教学与新课程改革这一矛盾,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贯彻传统教学中的精神,如课前预习,认真听讲,认真作业,又要在教学中加强改革,如探究学习,合作交流,数学问题贴近生活等.这样才能使学习具有激情,情感体验更加丰富,价值观更加正确.这样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来就更加能适应社会,为建设祖国奉献出自己的智慧.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导入新课时,设计问题一定要联系生活实际.只有学有用的数学,这样才能激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设计问题一定要情境丰富,让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新问题,提出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定要鼓励学生提出新问题,即使提出的问题是不正确的,也要民主对待.不能打压学生的积极性.这样才能培养每个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全面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0

标签:美文   随笔   数学   教师   情境   这样才能   积极性   新问题   课堂   意识   初中   传统   精神   学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