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开心灵的耳朵随笔

  前段时间,由庆山(安妮宝贝)的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七月与安生》上映后,身边的很多朋友陷入了集体性的怀旧,我也突然回想起15岁那年看过的很多叛逆矫情的青春小说。我曾以为青春就应该是郭敬明的45度角仰望天空或者安妮宝贝的白色棉布裙,那些特立独行的自由不羁就是我想象中少年该有的样子。

  那时,我对于班级里埋头学习的'乖孩子嗤之以鼻,他们那种上课听讲下课做题的生活在我眼中就像提前进入了老龄化。我暗暗地发誓,我的青春决不能那么枯燥无聊。于是,我在上课时看各种小说,薄厚不一的小说统一包上书皮,写上课本的名字。自习课的时候,我塞上耳机,跟着CD机里周杰伦、孙燕姿的音乐,不由自主地律动着……而依仗着些许的小聪明,我的成绩也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十名里。

  即将升入高三的那个夏天,我的同桌换成了一个死板木讷的“书呆子”。我每天翻着白眼看他乖乖地完成老师的要求:英语老师让把单词抄写六遍,他会数着手指头,一遍也不会少;语文老师布置每日练字,他会比对着字帖一笔一划地写,一天也不偷懒……我实在看不下去了,问他:“你不觉得这都是没有用的事儿吗?完全就是浪费时间。”他埋头于和数学题斗得“你死我活”,语气坚定地说道:“老师的要求肯定是有原因的,没试过怎么知道有没有用呢?”

  我依旧对老师们的要求不屑一顾,“聪明”地坚持着自己的方法,每次直到考试前才开始突击……在我为自己投机取巧的小伎俩沾沾自喜时,高三的第一次月考却给了我当头棒喝。我从班级前十名跌到了二十名之外,而那个呆瓜同桌却从五十几名上升到三十几名。当我看到他的试卷,才明白了他说的“老师的要求肯定是有原因的”这句话的意思:每一张卷子都很整齐,解题步骤清晰分明,卷面有种条理性的赏心悦目。

  我开始第一次正视自己,原来我一直以为的特立独行,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游戏……从那之后,我便开始进入以前自己以为的“老龄化”状态,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着。终于,在一次次小考中,我得到了越来越多踏实的收获。

  其实,对于成长来说,按部就班从不是一个贬义词。经历越多,越发觉一个人谦和的必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接受与自己不同的观点,这就是所谓的成长。

  这也是我喜欢《润》的原因。那些清新质朴的故事,讲述了平淡时光里闪光的瞬间,展现出生活有力量、有启迪的一面。她就这样不经意地打开了我们心灵的耳朵,让我们听进去了平常屏蔽掉的道理。不艰深,不生涩,润物无声,陪伴我们一起经历世事,一起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5

标签:美文   随笔   安生   薄厚   特立独行   按部就班   同桌   班级   耳朵   心灵   原因   老师   青春   小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