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滥的感情在文学中的表达杂文随笔

  D的文字表达非常私人化,大段地描述自己的心境,对自己的一个细微感受反复陈述,细致入微,极力渲染。

  第一人称的使用很频繁,对普通读者而言时常分不清她是在对读者说话,还是她在说她自己,或是她只针对一个特殊的当事人。可以说她处在三者的张力之中,但语言的私人针对性和个人情感太强。

  在整体结构上也是发散式的,没有一个中心情感的支撑,作者彻底沉浸在一种完全抒情的状态中,但无法用逻辑或一个主题重新组织和整合情感。

  D的书信文体很有特色。显示出鲜明的祷文的特征,情感的祈求特征强烈,常把自己放置于软弱不堪无助的境地中,渴求他人的爱、理解、帮助和保护。有很强的自怜色彩。

  有意思的是,D本人是个作风利落,性格直爽自我的人。不爱与人透露内心感受,与人相处不动声色,从不以柔弱示人,表现强悍。与她文字表达的细腻风格以及她塑造的形象截然不同。

  D说她的写作过程也很痛苦,时常陷入矛盾,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文风表达,她还没有完成自我的.统一,常在完全的封闭和完全的倾吐两种心理状态中挣扎。

  继续以文字表达作为现实与他人交流和真实表达自我的中介,一方面加强对文字表达的泛滥情感的控制,同时增强现实中真实自我的表达,以达到情感的适度和两极心理状态的平衡。

  感情的泛滥是理性失去作用的体现,封闭是自我过于压抑情感的表现。学术的训练对抑制情感泛滥有积极作用,但但过度抑制本身也会造成泛滥,因此要达到情感的中和,必须是理性和情感的中和。

  这种表现为自怜、无助、自我矛盾的情感饥渴可以通过引入全能、崇高、意志的力量来中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美文   随笔   祷文   杂文   抑制   理性   无助   矛盾   特征   感情   状态   自我   文字   情感   文学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