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物诗——《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原文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今年恨探梅又晚。江楼楚馆,云间水远。

  清昼永,凭栏翠帘低卷。坐上客来,尊前酒满,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更须频剪,莫待西楼,数声羌管。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词作历史背景

  建炎三年正月,因金兵南下,李清照乃逃离青州,于建炎二年(1128)春抵江宁。从此开始了后期南渡后的生涯。她平日植树观花,冒雪寻诗,似乎很悠闲;其实国土沦丧之悲,离乡背井之痛,时时郁结于怀,从而写下大量词作宣泄忧愁,其中咏物词达十来首,除了《山花子》咏桂花、《添字丑奴儿·芭蕉》咏芭蕉外,其余皆咏梅花。

  李清照初到江宁的建炎二年至三年夫婿赵明诚逝世之前的两年,陆续写的《殢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河传·梅影》、《七娘子》、《诉衷情·枕畔闻残梅喷香》、《满庭芳· 残梅》等七八首咏梅词。

  李清照初到江南多咏梅词,一是因为喜好“岁寒三友”之一的梅花,本是古代诗人的传统;二是亲眼看到了北方难见的“江梅”,颇有新鲜感。但此时咏梅已很少早期咏梅的审美喜悦,而是多故乡之思与北宋沦陷之痛。当时金兵将南侵,形势紧张,词中一再出现的“羌管”意象(《殢人娇·后庭梅花开有感》、《河传·梅影》等),就是金兵的象征。因此其绝大部分咏梅词充满忧患意识,词人忧国之思就寄寓在梅花的意象之中。

  《殢人娇·后亭梅开有感》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 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诗词鉴赏   诗词专题   咏物诗   章丘   青州   优裕   后庭   词人   意象   芭蕉   居士   梅花   后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