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美文欣赏:我们的家

  小时候,家就是父母,是爷爷的呵护,逢年过节时有好吃的好穿的,说白了,就是对爷爷,父母的依赖,爷爷、父母就是家。

  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家的认识,不再是单纯对父母的依赖,是需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记得在二十几岁时,曾在一篇随感里这样描绘我的家:一处小院,几间砖房,正房里放着一台黑白大电视,对面一组沙发上坐着我和儿子看电视,享受着家的静谧与温馨。然而,随着阅历的增多,对家的概念不再那么简单了。民国时期的思想家胡适,一次有病住院时,妻子陪护在病房里,胡适对妻子说:“你回家去吧,这里有医护人员,没关系的。”其妻回答说:“哪里是家呀,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不知道你听了胡适妻子的`话,怎样理解家的深刻内涵?

  在国外,有人问你,家在哪里,你肯定会说,家在中国。在国内的某一个省,有人问你家在哪里,你肯定会说,在河南,其实,河南那么大,只是一个省的名字,具体在哪里,你没有必要回答,所以,家的所在地因区域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回答。

  有人说:家是养育的父母;有人说:家是故乡的情,故乡的结,是心底里永远的牵挂;也有有人说,家是港湾,是驿站;还有人说,家其实就是厨房、餐桌,是一张床;更有人说,家其实就是门牌号码。其实,人们都会因年龄的不同而对家有不同认识。我已是不惑之年的人,会有不惑之年对家的不同认识和理解。我认为,家其实就是亲情、爱情、友情的聚集,是努力营造的小巢,是每一个人为之增砖添瓦奋斗的目的,同时,家也是一家人真诚与信任的凝聚,理解与宽容的同等对待,是轻松与放纵的场所,是牵挂与呵护的中心,是义务与责任的内容。

  我们知道,世界上那么多动人的故事,哪一个不是与家有关?人间流传着许多美丽的传说,哪一个不是以家为根基的吗?多少爱与恨的纠葛难道不是为了有个家引起的吗?几多伤与痛,泪与悔,难道不是与家密切相关吗?千百首歌与诗,更多的不是描绘家的美丽与生动吗?楚国大诗人屈原曾这样写道:“芸芸众生,利往攸来。”芸芸众生,哪一个没有家?利往攸来,哪一个不是为了家?家是什么?家其实就是人们永远难以割舍的一种情,是人们为之付出的一种爱,是风雨骤来时的避难所,是为之奋斗终身无怨无悔的情,是立足社会,成器成才的根基,是危难时舍我而保的精神依托。

  我们都有一个家,请问,您对家还有什么高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美文   经典   楚国   胡适   屈原   不惑之年   河南   芸芸众生   根基   故乡   爷爷   父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