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攻秦入函谷原文及译文

  【原文】

  三国攻秦,入函谷。秦王谓楼缓曰:“三国之兵深矣,寡人欲割河东而讲。”对曰:“割河东,大费也;免于国患,大利也。此父兄之任也。王何不召公子池而问焉?”

  王召公子池而问焉,对曰:“讲亦悔,不讲亦悔。”王曰:“何也?”对曰:“王割河东而讲,三国虽去,王必曰:‘惜矣!三国且去,吾特以三城从之。’此讲之悔也。王不讲,三国入函谷,咸阳必危,王又曰:‘惜矣!吾爱三城而不讲。’此又不讲之悔也。”王曰:“钧吾悔也,宁亡三城而悔,无危咸阳而悔也。寡人决讲矣。”卒使公子池以三城讲于三国,之兵乃退。

  【译文】

  齐、韩、魏三国联合攻打秦国,侵入函谷关。

  秦昭王对相国楼缓说:“三国的兵力很强大,我想割让河东以求和解。”楼缓回答说s“割让河东损失太大;再说避免祸患又是国家根本利益所在。这是父兄交给的责任。大王为什么不召见公子他来商量一下呢?”于是秦王召见公子他询问此事,公子他回答说:“割地讲和要后悔,不割地讲和也要后悔。”秦王说: “为什么呢?”公子他回答说:“大王割让河东讲和,齐、韩、魏三国虽然收兵离去,但大王必定要说:‘可惜我的土地了!三国将要离去的时候,我们却偏偏拿出三座城池送给他们。’这是讲和的悔恨。如果大王不割地讲和,三国的`军队打过函谷关。咸阳必定危险了,大王又会说:‘真曰惜,我们却因为爱惜三座城池而不去讲和。,这又是不讲和的悔恨。”秦王说:“既然讲和与不讲和都同样是悔恨,我宁可因为失去三城而悔恨,也不愿意让咸阳遭到危险而悔恨。我决定割地讲和了。”终于让公子他用三座城和齐、韩、魏三国讲和,这样三国的军队才退去。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30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译文   秦国   秦王   河东   父兄   寡人   城池   悔恨   大王   公子   原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