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原文注释及作者介绍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作品介绍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的'作者是王昌龄,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40卷第11首。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原文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

  作者:唐·王昌龄

  儒有轻王侯,脱略当世务。

  本家蓝田下,非为渔弋故。

  无何困躬耕,且欲驰永路。

  幽居与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辞石门,五年变秋露。

  云龙未相感,干谒亦已屡。

  子为黄绶羁,余忝蓬山顾。

  京门望西岳,百里见郊树。

  飞雨祠上来,霭然关中暮。

  驱车郑城宿,秉烛论往素。

  山月出华阴,开此河渚雾。

  清光比故人,豁达展心晤。

  冯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拂衣易为高,沦迹难有趣。

  张范善终始,吾等岂不慕。

  罢酒当凉风,屈伸备冥数。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注释

  1、郑县:唐代县名,属华州,即今陕西华县。太:《河岳英灵集》作“大”。陶大,陶翰,开元二十年在华州属县为簿尉等职,参见《全唐诗人名考证》。公馆:官舍。

  2、轻王侯:《荀子·修身》:“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侯。”

  3、脱略:轻慢任性,不受拘束。当世务:指经时济世之事务。务,全诗校:“一作誉。”

  4、田下:全诗校:“一作溪中。”

  5、渔弋:捕鱼射鸟。故:原因。

  6、何:全诗校:“一作才。”躬耕:亲治农事。

  7、永路:指又长又远的仕路。

  8、幽居:即隐居。

  9、出谷:《诗·小雅·伐木》:“(鸟)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唐诗中常以出谷迁乔喻科举及第。鹜:追求。

  10、昨日:犹昔日。石门:即石门谷。在蓝田县西南。见《类编长安志》卷六。

  11、干谒:有所干求而请见。

  12、羁:羁绊,束缚。

  13、忝:有愧于,多用作自谦之辞。蓬山:指秘书省。按,昌龄入仕后,曾为秘书省校书郎。顾:关照。

  14、西岳:即华山。

  15、祠:指西岳庙,在华阴县。

  16、霭然:昏暗的样子。关中:潘岳《关中记》曰:“东自函关,西至陇关,二关之间,谓之关中。”亦称秦川,在今陕西省。

  17、秉:执持。往素:往昔。

  18、华阴:唐县名。在今陕西华阴县。

  19、河诸:黄河中的小块陆地。

  20、展心晤:即敞开心扉,两心相对。晤,相遇。

  21、戢翼:收敛翅膀。比喻未能施展才能。

  22、跼步:曲身行走。喻处境窘迫。

  23、拂衣:表示决绝之意。指归隐。

  24、沦迹:沦没行迹,不为世知。

  25、屈伸:本指屈曲和伸展,后引申为随时而进退。冥数:冥冥中的历数。指人所难以测知的命运。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约757)唐代诗人。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公元727年(开元十五年)进士及第,授秘书省校书郎。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中博学宏词,授汜水(今河南荥阳县境)尉,再迁江宁丞,故世称王江宁。约在公元737年(开元二十五年)秋,获罪被谪岭南。三年后北归。公元748年(天宝七年)谪迁潭阳郡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安史乱后还乡,道出亳州,被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在当时曾名重一时,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擅长七绝,被后世称为“七绝圣手”。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

  《郑县宿陶太公馆中赠冯六元二》繁体对照

  卷140_11鄭縣宿陶太公館中贈馮六元二王昌齡

  儒有輕王侯,脫略當世務。

  本家藍田下,非爲漁弋故。

  無何困躬耕,且欲馳永路。

  幽居與君近,出谷同所骛。

  昨日辭石門,五年變秋露。

  雲龍未相感,幹谒亦已屢。

  子爲黃绶羁,余忝蓬山顧。

  京門望西嶽,百裏見郊樹。

  飛雨祠上來,霭然關中暮。

  驅車鄭城宿,秉燭論往素。

  山月出華陰,開此河諸霧。

  清光比故人,豁達展心晤。

  馮公尚戢翼,元子仍跼步。

  拂衣易爲高,淪迹難有趣。

  張範善終始,吾等豈不慕。

  罷酒當涼風,屈伸備冥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7

标签:美文   古诗文   古籍   太公   华阴   清光   关中   石门   开元   世务   幽居   王侯   注释   公元   原文   作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08-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bs178.com 闽ICP备11008920号-3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844号

Top